【创优提质促发展】五项措施助力鸡足山景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宾川县鸡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紧扣做好“一山”文章,持续推动鸡足山景区文化旅游工作任务抓实落细,2024年1月-9月鸡足山景区接待境内外游客615820人,实现收入8709.23万元,同比增幅6.28%。

抓作风建设,汲取开拓奋斗精神力量
制定完善局党组工作规则、考勤及请销假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持续开展“人人到景区值守,铸就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为推进局机关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激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勇毅前行的奋进力量。全局党员干部政治鉴别力、学习驱动力、党建推动力、队伍战斗力和权力约束力不断提升。

抓生态保护,筑牢旅游资源发展之基。
建立健全鸡足山景区林长制工作机制,强化对景区内、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巡护力度,依法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加强违章建筑和建筑垃圾清理,强化对景区规划和风貌的严格管控,实现鸡足山风景名胜区连续41年无森林火灾的目标。积极争取宾川县鸡足山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专项债、鸡足山景区供排水建设项目、两污处理项目和智慧消防建设项目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现保护和发展“双轨并进”。

抓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稳定旅游环境
深入推进平安景区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进景区、进企业、进寺院和进个体户活动,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和社会面整体防控,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主体责任和“周排查、月研判”工作机制,建立起警察、游客、僧尼、私企业主、国企五位一体的互助共建平安的和谐大格局。加大《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宣传,严格规范宗教活动场所人口管理,实现旅游开发和民族宗教和顺和谐。鸡足山景区先后荣获大理州119消防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创建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抓市场整治,提升旅游服务发展温度
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对景区内私车非法营运、黑马驮运游客、职业乞讨、尾随兜售、乱摆摊点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设立党群服务接送点,持续开展“春节送姜茶”服务活动,针对老、弱、病、残以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提供车辆接送服务,使游客充分感受到景区的优质服务。鸡足山景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首届云南文旅融合示范景区”、“全国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等称号。

抓服务保障,提高旅游服务发展能力
建立黄金周旅游安全暨旅游接待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县级17家单位黄金周驻景区值班值守,全方位做好游客接待准备保障。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当景区瞬时承载量达7000人时,适时发布限流公告。强化旅游住宿保障,先后带动景区内个体户建设住宿22家、餐饮26家,山下个体户建设住宿74家、餐饮106家,建立“山上山下”旅游住宿、餐饮服务联动机制,有效提升游客生活服务保障能力。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鸡足山景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7.43万人次,同比增18.53%,是近5年来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实现总收入1101.09万元,同比增13.21%。

END
图文/袁信莉
编辑 责编/张玲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