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捡到手机不归还,违法吗?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得他人的遗失物应当及时返还,不返还物品还通过他人遗失物获取其他财物的,则构成盗窃罪。
现实生活中,遗失手机或者捡到手机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你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正确处理?
1月7日13时许,杨某在宾川县大营镇凤太路排营街一岔路口处捡到一部华为手机,并将手机带回家中。杨某发现手机壳内夹有纸片上的两个密码,遂解锁手机登陆微信,通过扫码支付的方式将微信钱包内的2520元支付到自己微信钱包。案发后,杨某主动到大营派出所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主动退还手机及人民币2520元。
一时私心杂念则涉嫌刑事犯罪。办案检察官审查认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通过微信支付转出资金2520元的犯罪行为,转账金额达到立案标准,构成盗窃罪。杨某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表示一时贪念,不懂法律才盗走他人财物,真诚悔罪,且自愿认罪认罚。鉴于杨某犯罪情节轻微,无前科,系初犯,有自首情节,案发后将手机及财物上交公安机关,拟对该案作不起诉处理。
8月16日,宾川县人民检察院到大营镇举行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通过听证,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人民监督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拟不起诉处理意见。
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鉴于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设置密码时不要设置类似“123456”的简单密码,要妥善保管密码,不能将密码暴露他人。手机丢失后,要及时补办手机卡,并对绑定的银行卡,微信等进行挂失或冻结,避免损失扩大。对于捡到手机的拾得人,捡到手机拒不归有可能涉嫌侵占罪,转走手机里的资金,数额较大,则构成盗窃罪。
所以,捡到手机,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及时通知失主领取或者送交公安机关,不触碰手机里的任何信息,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财产安全。
编辑|王丽波
审核|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