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营排营:小平菇撑起增收“致富伞”

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傲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带头尝试平菇种植,着力破解排营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收入不高等症结,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走进排营村委会旁连接成片的烤烟房内,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平菇菌棒映入眼帘,一朵朵平菇长势喜人。杨傲锋夫妇和工人们正忙着对成熟的平菇进行采摘、装框,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大营镇排营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傲锋:“我们一年种两批,大概十万个菌包,纯利润预计二十多万元。”

1

2

3

杨傲锋是农业种植大户,也是排营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一名党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杨傲锋发现排营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不高。为破解这一难题,杨傲锋积极外出参观学习,在了解到平菇收益可观,而且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后,便结合当地实际,尝试利用烤烟房闲置期种植平菇,发展产业促增收。

杨傲锋:“经过去外地考察,我们发现这个市场相对稳定,菌子采摘起来后经过包装、打包,主要销售往大理蔬菜批发市场。”

杨傲锋凭借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决心,添置设备、购买材料,潜心研究棚内温湿度、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在不断的摸索中也基本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大棚平菇种植技术。

杨傲锋:“平菇种植容易出现黄菇病,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个防治技术。”

现如今,杨傲锋种植的平菇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杨傲锋的示范带动下,当地群众也逐步加入到种植平菇的队伍中来。

杨傲锋介绍,通过产业示范带动,目前,已经发展了四家种植平菇产业户。

平菇种植户时建波:“我因为文化低,科技方面都是靠他们支持才能做起来。目前,我有七千多个菌包,每个菌包除去成本大概有5元的利润。”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排营村委会将根据当地气候、种植条件等特点,推广平菇规模化种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向整个村委会推广种植,形成一个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模式,并逐步去开拓一些新的市场,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杨傲锋说。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朱绍杰(实习) 邓永凤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