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难忘家乡的核桃油

•乔献花•
位于鸡足山脚下的家乡,山美水美,物产丰富,特产飘香。冷菌香菌黑木耳,竹笋板栗核桃油,样样闻名遐迩,让我难以忘怀。
核桃油是家乡的一大特产。核桃是传统公认的补脑坚果,大人、小孩都爱吃。用核桃榨的核桃油营养丰富,口感清淡,易被消化吸收,是儿童发育期、女性妊娠期及产后康复的保健食用油。据说核桃油还有润肠通便、益智健脑、延缓衰老、保护视力的作用。
记忆中,核桃油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如今每次回老家,看见腰越来越弯,背越来越驼的舅奶奶,总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和舅奶奶一起熬核桃油的场景。那个时候舅奶奶家人多,有老人有小孩,所以几家亲戚做什么事都喜欢聚在他们家。榨核桃油就是其中一件记忆深刻的事。
先收拾好厨房里的一块空地,铺上厚的塑料布,或者洗干净的麻袋,然后放置一块厚厚的石板,四周用长板凳围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作坊后就开始锤核桃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女的把核桃放在石板上,男的用木锤(专门锤核桃用的大木锤)把核桃锤碎。这可是技术活,需要双方配合好,锤的频率和放核桃的频率要配合好,还要特别的专注,你可以开玩笑,可以边锤边聊天,但是眼睛得紧紧盯着对方的锤子什么时候落下来,不小心手指会遭殃呢。有一次,我和妹妹学着大人的样子锤核桃,我还把我妹妹的手锤出血了。有趣的是大人们有节律的锤着核桃,小朋友们在旁边捡核桃仁吃,虽然小粒小粒的捡起来很费劲,但是我们还吃得挺开心的。
核桃全部锤好之后,妈妈和婶婶他们就用筛子把细的筛出来,粗的多数都是壳,基本上没有核桃仁了,就成为上好的燃料。然后将细的那些核桃仁分几次装在杵臼里,爸爸和叔叔他们就开始用力的舂捣,直到捣出油饼为止。舅奶奶就开始烧火煮油饼。煮油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熬一锅核桃油要熬到天亮才结束(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我陪着舅奶奶),大火煮开锅后,舅奶奶就不断的用大锅铲翻动,煮着煮着,上面就飘起一层油来,随之满屋开始香气扑鼻。此时舅奶奶就把一层一层油铲到铁盆里。一晚上要不断的加柴火,无数次的翻铲,无数次的打油,一层又一层的油加起来,第二天早上就有满满的一盆核桃油了。当然,盆里的核桃油还需进行回锅加工,油才更纯更香。出油多的时候一锅能有十多斤。那时候,我最开心的是吃到油底下的那一层油酱,用它拌饭吃可特别香了,如今想起来仍然回味无穷。
家乡的核桃油,颜色是金黄色的,有着淡淡的清香。用核桃油做的月饼,颜色诱人,香味特别,油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每年中秋时节,正是核桃成熟之时,父老乡亲们有的忙着打核桃,有的忙着榨核桃油,有的忙着打月饼,整个村子弥漫着核桃油和月饼的香味,成为我心中一缕缕忘不了的乡愁。
家乡的核桃油因它有独特的清香,品质优,味道好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家乡人已将核桃油作为名特优产品卖给来鸡足山旅游的人们,或者通过电商、微商出售到全国各地。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榨油机已代替了传统榨核桃油的方式,手工榨核桃油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 然而,每当我闻到家乡核桃油的味道时,心中就想起小时候一家老小一起榨核桃油的场景来,更让我想念现已90多岁的舅奶奶,她仿佛村口那棵古老的核桃树一样,老态龙钟般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难忘家乡核桃油的味道,难忘榨核桃油时那个满屋子香气扑鼻的氛围。家乡的核桃油,地地道道的家乡味,将在我心中永驻。愿家乡的核桃油永远飘香。
作者/乔献花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