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岭山又见子刺红

·时 清·
久未见面的发小爱华从湖南回来,马不停蹄地来到小城看了我。才分开两天,又在老家发来一组红果果图图诱惑我。催我说早日回老家吧,我们一起吃果果,还说清这就是我们的童年,写写这些果果吧,写写我们的童年。
在这个朗朗的夏日午后,回到老家,走进火棘林,一种生命的张力扑面而来。一大片火棘林迎着阳光热辣辣的生长着,浓绿的叶片间,许许多多小巧玲珑的红色果实,顺着褐色树枝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串串、一簇簇,挨挨挤挤地相互依偎着长在一起。在满眼苍翠的山野里,勾勒出一幅令人沉醉的画面,煞是好看。
火棘有着双重性格。火棘花开四月,呈复伞房花序,花瓣圆形,徐徐春风中,一嘟噜、一嘟噜的,一朵压一朵,一层叠一层,不管不顾,任由娇俏的身姿缀满枝头。它们洁白如雪,内外澄澈,净无瑕秽。而秋冬红红的果儿又绽放出最热情、最夺目、最明亮的红,有着火一样的热情。这让我不禁想起一首咏火棘的诗来:“花白胜雪四月中,果满枝头小灯笼。不在阳春争艳丽,但求红火在秋冬”。
火棘有许多别名:红子刺、救军粮、火把果、红果子、红珠、吉祥果、状元红。但要说起火棘这个大名,大概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说救军粮、火把果,想必在滇西、滇西南一带可谓是人尽皆知,尤其对那些山野之间长大的孩子们来说,真不算稀奇。
话说有一次孔明带兵南征顺宁(今凤庆县),路过无量山,千军万马徘徊于重峦叠嶂之间,辗转无路,军粮耗尽,将士饥饿难当,人困马乏。在当时被称为南蛮之地的滇西,地广人稀,若要向当地土著征集粮草比登天还难。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将士们一筹莫展之际,经一当地人指点,蜀兵开心地发现山崖上灌木林间摇曳着一串串鸡眼大小红色透亮的果实,立即报告诸葛亮。诸葛亮来到山野亲自采摘品尝,味道还相当不错,便传令官兵就地采来充饥。以此充饥数日后,蜀军粮草运到,军威大振,经过几次擒纵较量,降服了孟获,从此南方得以安定。后来诸葛亮便给这种不起眼的小红果子起了“救军粮”这个有故事的名字。
因救人性命而得名,即便在堪称植物王国的云南来说,火棘也算是独一无二。1935年4月28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带领中央红军,绕过蒋介石嫡系将领顾祝同带领的国民党追兵,来到乌蒙山西南麓的马龙县鸡头村一线时,遭遇敌机,周恩来副主席及其他首长和大家就地隐蔽休息。这时,身患疾病的周副主席已经几天没吃上饭。趁这一休息时间,警卫员着急地悄悄商量买点东西给首长吃。可由于敌人的反动宣传,附近的老百姓都跑光了。警卫员只得抱着侥幸心理进老乡屋里找找看,没走几家就找到两碗火把果粉伴着少许包谷面,但老乡不在家,屋里空荡荡的,钱付给谁呢?警卫员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决定让周副主席吃上饭再说。他们赶回驻地,做好饭立即给周副主席送去。
周副主席得知食物的来龙去脉后,严肃的批评了警卫员违反军队纪律,得好好做出检讨,并令警卫员给老乡留下纸条说明情况,同时给老乡留下一块银元作为答谢。在云南乌蒙山一带,至今流传着“两碗火把果包谷饭,救下中央红军首长”的红色经典故事,乌蒙山地区小孩子还传唱着“火把果,救军粮;红军走了最难忘……”的歌谣。这里的“火把果”便是火棘果,它以其轰轰烈烈的花开和累累的硕果,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算是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年幼时没经历过靠野菜充饥的年月,没把火棘果当作粮食来充饥。然而,这些遍布家乡山野的灌⽊,却点染了我的童年时代。少时,和小伙伴到山野撒欢时,总少不了采摘大把红通通的火棘果儿。拿了针线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穿起来,制作成项链、⼿链、脚链,中间再穿插一两朵别致的小花,戴在脖颈上、⼿上,美滋滋地和小伙伴们在村⾥跑来跑去,故意让⼤⼈看到我们身上的串串红,夸夸我们漂亮,和小伙伴们嬉笑打闹着走远……
玩累了,肚⼦饿了,小伙伴们就围坐在一起,把红果链摘了下来,打开线头,洗也不洗,⼀颗一颗地数着吃。酸甜清冽之感瞬间弥漫开来,一下子那滋味便入了口,入了心,用我们家乡话讲就是“好吃得很”。舍不得吃掉的⽕棘果项链,就戴着,睡觉也不取下来,一直戴到果⼦干瘪了才吃。
如今的生活发生了太大变化,这些酸甜可口,有淡淡清香、红中透亮的果实,早已有企业开发,加工成各式各样的果脯。火棘果也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跟苹果不相上下,被称为“袖珍苹果”“微果之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就在刚刚,远在山东的文友若溪姐姐看到我朋友圈发的火棘果美图后说,清清,做杯果汁喝,味道可棒了。火棘果做成美味的果汁,好创意,值得一试。
晚上,老同学茹丽微我,清清你在老家吗?方不方便给我采些火棘果回来,我人在昆明,医生说这个东西对高血脂有很好的疗效。友友月新在说说下面评论说,方不方便采两枝回来插瓶……方便,怎么不方便,田间地头的东西,顺手就能拾来的美好,赠友果果,手留余甘,何乐而不为。
而此时的我,则动了歪脑筋。想起那日在小城,爱华我们几个同学朋友一起小酌,开心时刻,爱华那微醺的小样儿,红红的脸,媚媚的眼,不禁莞尔。我小心地洗净酒坛子,沥干那一篮子红红的火棘果,忙忙碌碌中开始泡起和闺蜜下次相见喝的酒,眼里全是爱华嫣红的脸,不禁坏坏地笑了……
细细想来,兜兜转转半生。对于我们这些在山野长大的人,当我们面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会瞬间让我们重返生命的原乡,回忘初心,让我们坚定地认为,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是少年。
图文/时 清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