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寻霞客影踪 之鸡足山

寻霞客影踪之鸡足山
 

          山居茶人


——侠(霞)之大者,行山岳,走江川,笃志向,著文章


 

(一)

大地决意在苍穹中站立

便挺起了脊梁

迦叶继续佛的遗志

入定鸡足山

千年之间

鸡足山金莲花开万朵

指引着佛的追随者

你的降世

就注定是一名读者

问奇名山大岳

万里遐征

读过的许许多多文字

都一一记录着

鸡足山一篇

大地抒发绘声绘色

东西南北的风

静静地翻着精妙的经卷

你反复读了两遍

把心愿却遗忘在了这里

只想

成为这里的一棵树

再继续读一读来来往往的风

和一只只四季游走的候鸟

 

 

(二)

在山与山之间

从高处往低处

生动地缱绻着

一条名叫金沙江的河流

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

川流不息

你循水而来

只为虔诚拜谒

禅的召唤

一定去鸡足山

用前行的意志做楫

倾心中的信仰扬帆

一路楫舟踏浪 栉风沐雨

金沙江烟波浩渺

在你日记里流淌着源远的光芒

今日里

片片粼光依然闪耀在你的行记中

熠熠生辉

照亮无数旅人的行程

 

(三)

华首石门上

端坐着许多皈依佛的人

苔藓 地衣 小的灌木……

已然是这些修行者的化身

也许

你和迦叶尊者

于千年前有过约定

笃定在明朝的年月里

应约前来朝山

是的 踏着风烟一路迢遥而

旅泊岩栖 寄身草莽

哪怕双脚磨破 骨裂体恙

哪怕忍数日饥

也顶着人字前行

行走完山河里最美的征途

是的 你来了

来到了鸡足山

身上披着片片霞光

鸡足山上人潮涌动

百里松涛欢声一派

四围庙宇蓬窗四启

欢迎闻名江湖的霞客

迦叶拈花微微一笑

僧侣合十

华首门迎来千祥云集 万缕金辉

 

(四)

你走过的许多路

变成了今天的“线路”

游人在一篇篇经典的修辞里

流连忘返

沐浴在当年的苍烟里

沉浸于故事的情节中

收集你留下的每一个章节

千古不变的大迦叶

依旧慈颜微笑

你沥血阅经修卷

鸡足山一卷

光耀祖庭 四海辉映

你的诗行

依旧是这里最有情感的景致

四观鸡足胜景

红日 瑞雪 祥云 碧海

游人必读的句子

暇间 围炉促膝而坐

以注茶为玩

共山僧论道说经

夜话山海

前缘共叙

袅袅炊烟在山林间行走

茶气氤氲

仿佛漫进了月宫的莲池

半个月亮长出来

羞红了脸庞

不禁偷偷地闻了又闻

……

“朝碧海而暮苍梧”

你将游记的基因

深深根植在了这座山里

行走山川的精神

在宾川土地上生长而葳蕤

 

百年又千年

守望的岁月

无数亲爱的旅人

行走鸡足山

亦是走进你的游记中

徜徉河川 纵横山岳

 

注: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积累30年游览考察撰成了280万字(220万字遗失,剩余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游圣”。他横穿云南,对金沙江、澜沧江、丽江等诸水流实地调查勘测,写成《溯江纪源考》和《盘江考》,详细论证长江和盘江的水源,肯定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纠正儒家经典《禹贡》以岷江为江源之谬。

徐霞客一生最后一次出游考察,最终目的地为远在云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徐霞客曾诗作小引中有句:“矢志名山,来朝鸡足,万里至此。”可以说,游览鸡足山是徐霞客一辈子的愿望。

早在唐代《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明代的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俗所感动。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

鸡足山是我国及东南亚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曾有“三十六寺和七十二庵”之宏大盛景,山势雄奇壮美,风光秀丽奇绝。徐霞客到达鸡足山后,先在大觉寺住下,第二天一早他就登临鸡足山绝顶天柱峰。他站在楞严塔下,东观日出,北望雪山(玉龙雪山),南赏彩云,西瞰洱海,写下了著名的《鸡山绝顶四观诗》五首。


作者/山居茶人

编辑/杨宏毅

配图/李军  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