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家乡的那排桑树
•张天栋•
家乡是一味美好、家乡是一味幸福、家乡是一抹记忆。
-----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每个人的眼里,家乡的景色是美丽的,故事是感人的。我的家乡有着悠久历史!是有着“帝王之乡”“白族千年古村落”的萂村。
家乡总是承载着我们很多的记忆。从读书至今,我离开家乡已整整40年,现在工作在县城,县城虽然离家也不远,但由于工作忙,我都是乘周末抽空回老家,看看父亲,他已九十多岁了,每次看到他身体硬朗,心里就幸福满满。我的家乡虽然很贫困,但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最珍贵的回忆,最美好的时光。虽然不能经常回去,但每当我闲暇之余,家乡那片熟悉而亲切的土地便浮现在眼前,仿佛能够闻到家乡的泥土气息,感受到那温暖而深沉的爱;此刻又让我想起家乡的老屋、老屋里飘出的炊烟,家门口的水塘,水塘边的那排桑树,桑树下充满欢声笑语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总是与老屋的炊烟、家乡的水塘紧密相连,因为那一日三餐时候的炊烟,就是母亲忙碌的身影,就是父亲期盼的目光,也是兄弟姐妹欢声笑语的陪伴。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从老远的地方,看着那炊烟袅袅升起。看着飘飘悠悠的炊烟,似乎就闻到熟悉的那个饭味儿,就像是看到了母亲的呼唤,闻到母亲的味儿,感觉自然是幸福的。那个时候的我自己,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知道父母亲给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易,只知道那飘飘悠悠的炊烟里,有着家的温暖,有着一日三餐的饭香,更是有着浓浓爱的味道。老家的炊烟,伴随我成长着,也是家乡的炊烟陪伴自己度过那四季天真烂漫的童趣,还有儿时美好的时光。
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多年,虽然说并没有走远,但毕竟不住在老家已经是好多年;然而,无论城市的喧嚣如何淹没我的耳目,我都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儿时的老家。现已步入中年,总会想起自己的老家,想起老家村庄里的那一缕缕炊烟,也会想起那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无尽欢乐的老屋,老屋院子里的邻居,屋顶上那一缕缕炊烟,仿佛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灯塔,始终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家乡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变迁。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如同珍珠般散落在我的怀抱里。记得小的时候,奔跑在田野间,闻闻稻香,听听蛙声。夏日的午后,阳光洒满大地,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地的金色诗篇。现在正值桑葚吐绿结果的时候,看到那年老的桑树,又让我想起儿时采摘桑葚果的趣事。每到五六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小伙伴便邀约到村边的水塘里玩水(由于大人不许孩子游泳,生怕溺水,免不了被大人责骂甚至是挨打),玩累了就起来爬到水塘边的桑树上摘桑葚果吃,吃够了才从树上慢悠悠的下来,从桑葚树上下来以后,小伙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捧腹大笑,因为每个人的嘴巴因为吃桑葚果被染得紫黑紫黑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港湾,一个深深藏在心底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它都会如影随形,那就是美丽的家乡。家乡的记忆是美好的,我记得那时的天空是如此的蔚蓝,云朵是如此的洁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每当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将整个村庄染成一片金黄色,美得让人陶醉。
时光流转,季节变换,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行至岁月深处。有多少往事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但总有一些感动、一些镜头,令人难以忘怀,就像沙海中的珍珠,泛着皎洁的光辉,闪烁在记忆深处。
记忆中,家乡雨水较多,一下就是七八天,河沟里到处都是水,田边水沟里,田间小水塘里,总是有许多泥鳅、小鱼、小螺蛳,小伙伴就乘周末相约去捞,捞到下午一个拼一碗米就把捞的小鱼煮了吃,就是一道美味,尽享大自然的恩赐。现在想想,味道都不全,但当时却吃得很香很香,虽然那么简单,却充满了开心和快乐!只是这些年的田间,已经没有泥鳅、小鱼、小螺蛳了。
当夜幕降临,小伙伴们又在巷道里玩打包谷胡战,直到玩累了才回家。一起追逐嬉戏,河边捉鱼,山林里探险,一桩桩往事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每当过年过节回老家,和爸妈同龄的邻居们也都老了,所熟悉的很多老人都已经离世了。现还健在的老人,我上前和他们打招呼,他们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困惑。当我告诉他们我是谁时,他们才慢慢地回忆起来:“变了,变得我们都认不出来了。”是啊,时光飞逝,我也不知不觉中步入了老年。只是,他们没有直接说出来罢了。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些小孩,却不知道他们是谁家的,而小时候,村里的每个人都熟识,但现在回到家乡,很多都变得陌生了,实际上,我是这个村子里土生土长的孩子!
我们怀念的并不是家乡的土地、云彩或风,而是儿时那段简单、至真至纯的岁月,是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时代在变,家乡在变,曾经路边到处是牲畜的粪便,低矮的茅草屋,现在已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多数家庭的房子也从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漂亮的钢混结构的楼房。
回到老家,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和进步,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和温馨。
其实吧,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遭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心中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就能够始终勇往直前,无惧任何风雨。因为,老家是我们每一个家乡人永远的避风港,永远是我们灵魂的寄托。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自己的心中总会有一个温暖的角落,属于那炊烟里的老家。
炊烟里的老家,才是自己真正的老家,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想起炊烟里的老家,老家的水塘,水塘边的桑树,便会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无论自己的生活如何变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老家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作者/张天栋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n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