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透露力角一些美丽的诗(组诗)
◎茶山青•
祖父嘴上喊的义交
宾川北头力角一条街
路过多少次进过多少次馆子
记不清。月光下
遇上赶马的祖父开亮打酒
力角他老叫义交
听见鸡叫他起身离去
天亮我心里满是力角的阳光
纳溪河海良段
与永胜县交界处的阳光
我目测过,光线长
比照射我家乡祥云城的光线长
长出约一千米
阳光热情温度指数高
年均十八点六摄氏度
年日照时数二千七百二十小时
属于日照较长的地区
地球上这片地块东南高西北低
皱褶里的花生葡萄水稻
养八十一个自然村
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
十六个少数民族
只要不熨平不颠覆
年年的阳光都酿金色太阳蜜
力角猫猫山变色变美
秋天面向猫猫山,想起老模样
不像跳过江石老虎
倒像金沙江的一个流浪神
来到力角地域不再流浪
等到荒草丛生头发胡子一把连
二0一五年有人抓着冬尾巴
跑上跑下扒开荒草考察过
金丰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立即把叫圆的中国圆
向它头上砸下四千八百万圆
结果,乱发一样的荒草
在百圆百圆砸出圆圆点
摇身一变蝶变美艳
从头至脚,一山井然有序
树树年年迎接秋天
挂出一个个红灯笼一样美的圆
猫猫山上一个个圆不是红灯笼
白天红得格外鲜艳
时机成熟有人迫不及待打开圆
内心红红润润万千籽粒
还是抱成一团圆
粒粒堪比红宝石红玛瑙
美到让人舍不得下口咬下去
眼馋嘴馋实在忍不住
放入嘴里甜蜜入心尖
嚼着,籽粒颗颗全是软甜
它们是突尼斯石榴
一九八六年,突尼斯与中国建交
当作国礼送中国六棵友情苗
青春友谊蓬勃大发展
猫猫山有缘,变成突尼斯石榴山
第一、第二年初见成果
产值达一千七百五十万元
目前汇聚农户上千
一万三千亩的产值上亿元
红红美艳甜甜蜜蜜圆
猫猫山秋天是美滋滋的秋天
大会处碧秀庄的一段龙身
分明就是一段龙身
让人截头去尾一气掏空内容
在清朝嘉庆六年
一座渡人渡马过往的桥
静静卧在大会处的碧秀里
你若来上上下下看
前前后后看,左边右边看
穿过龙身来回看
不假,真是一段龙身形态
你飞起来细细俯瞰
龙的脊梁骨笔直
脊梁两边的条条肋骨
在村民一次次修缮中拉直
让覆盖的层层鳞甲
共同做成遮雨的人字形瓦屋顶
龙脚深深插入涧水里
前两只紧紧拼在一起做前桥墩
后两只也是如此
共同做成一座三空桥
其他龙骨做成金黄金黄的骨架
这里的大会处不是开大会的地方
是力角镇的一个行政村所在地
听起来奇怪且时尚
碧秀是个自然村,叫碧秀庄
喊起来,听起来
简直是天女留下的一个玉坠
此桥现在叫岩涧桥
静静卧在桑园河上
岩涧桥原名叫永宁桥
顾名思义,从前洪水泛滥
若你有兴趣扎入历史
浮出日,定会手捧一部屠龙记
在力角遇上祥云老乡
自从宾川开一个口
就告别房子挤房子的地方
力角修一条上山的路
就往前走大胆上
高效节水项目落满山坡
就开三亩地
栽上三亩突尼斯石榴
挂果几年来
年年有十万元人民币
两口子的年收入
比在老家翻了二十番
路那头两个女儿
有学费读大学
老大读出来花开城市
老二正在花钱
分分厘厘花在远大希望上
到宾川力角做客
听见人群中有人讲祥云话
感觉有些意外
循着声音来的方向找过去
是彭朝花家两口子
他们来力角找新的生路
日子如耪出的石榴
个个甜,叫我深感欣喜意外
去力角杨蓉家做客
七月,应请去力角杨蓉家做客
客人们都称心如意
又吃又带,满载而归
带着一天愉快的心情
和穗穗蓝宝石,穗穗阳光玫瑰
感觉得到,热河谷力角
就在火焰山附近
自己由农村户口奔出来
虽过去几十个春秋
仍知道这些吃的用的来之不易
都是汗珠珠掉下去
入土又顺应希望飙升出土
悄悄爬上青绿枝间
默默吸吮春的阳光春的雨水
雨水不足接收滴灌
直至粒粒饱满圆润光鲜
红绿紫黑坠入纸袋
专家喜悦之余忙起来
从词库挑选最美的词为其取名
做客一天真不忍心又吃又带
见到杨蓉一家的笑脸
听说他们一家十亩葡萄已卖出去
见猫猫山放下心来
就一天满足一心一意好心情
刨根问底问到周能村
东南亚南亚有一些好奇
五月遇上以往五月没见过的稀奇
颗粒饱满色泽鲜艳
似红玛瑙,如红宝石
刚开采出来做成穗摆在天光下
摘一粒放进嘴里轻轻咬破
没核没籽粒。轻嚼
滑嫩爽口,蜜水绕齿漾魂
好奇,双眼光亮闪闪
咽下一口水,追问来历
追到中国,追到云南
追到大理洱海东岸的宾川
直至追到力角周能村
这是充满热量的干热河谷地带
金沙江金子难买一次冬霜
一片葡萄世界 大棚内
左右成排葡萄树,树树搭成绿荫
有些棚内葡萄还在
追问,报上姓名说明原因
是火焰无核,留一些给当地市场
再问为何熟得这么早
追根追到村支书头上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村民按照支书思路走
早剪枝,来年早做枝,早结果
火焰无核品种顺应市场
沿这条思路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
梨花溪何洁霞一家是力角的
认识到这步,经过长达九年时间
认识何洁霞,跟她囡相关
七年前一段时光,差不多长达两年
跟她,差不多天天在一起
是白天,太阳睁眼闭眼之间
不在50栋51栋楼房院心
就在几百米外的天桥下观光电梯口
或南行百多米的球场上
在一起不止我,小区里领娃的
老人,大婆娘,小媳妇
都有。她领快满一岁的女儿涵涵
我领半岁多的孙囡熙熙
在一起久了,会问哪里的
她说大理湾桥的。二十来岁,偏瘦
不高不矮,不娇,不艳
带着零食,都给小朋友分享
听我想买一个像她背娃娃的小裹背
没几天,她回娘家带来
裹背面子是洱海东方那块朝霞
上面开的花是苍山茶花
何洁霞比在场的都辛苦,领娃娃
还挣钱,时不时发送信息
背着娃娃送货,收货;收款,付款
经手的钱汗水里进进出出
两年后涵涵和熙熙各上一个幼儿园
见面,变成偶然发生的事
在院子里见她和老公带着涵涵
不是出去,就是回来
她叫我阿叔,老公也这样叫
老公是个文文静静俊男
哪里人,姓啥,我不闻,也没问
几年后,何洁霞生二胎
院子里多了个领幼儿的老奶
一天,老奶向我借手机打电话
知道她是何洁霞的婆婆
这老奶六十来岁,精神好
偷空捡来泡沫箱装上土种上葱
摆在院子里边边角角上
没几天出苗,长得郁郁葱葱
我给家里讲,夸何洁霞婆婆会过日子
老婆的话我惊叹不已
还由此知道何洁霞之婆婆来处
周六周日,何洁霞在家
婆婆就回宾川力角跟老头耪生产
夏打理石榴,冬种收贡菜
没事就给人打工,每天苦两百块钱
听何洁霞婆家是宾川力角的
意外,遇上她老公就问
进一步知道是力角镇戚家庄的
何洁霞的二囡叫燃燃
两岁了,漂亮,乖巧,院子里见
就清清脆脆甜甜喊爷爷
院子小孩多时,她叫,就此起彼伏
何洁霞一家,力角人在下关的代表
作者/茶山青
编辑配图/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