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崔延祥:光荣在党七十载 向党初心永不忘

他,12岁参军入伍、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8年战斗生涯、36年服务地方,光荣在党74年,忠诚于党、为人清廉、牢记党恩、坚守信仰,从战士到人民公仆,变的是一身戎装,不变的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他,就是老党员崔延祥。

一早,伴着小院中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我们见到了正在院中看书的崔延祥老爷爷,他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行动敏捷,让人很难将他和92岁高龄联系在一起。寒暄过后,老人娓娓讲起了他的人生历程。

1929年出生的崔延祥是山东省东阿县人,在他的少年时代,中国大地正经历着日寇的入侵,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从小目睹乡亲们饱受侵略者残害,1942年,年仅12岁的崔延祥便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了八路军的一员,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等重大战役,数不清参加了多少战役,经历了多少枪林弹雨,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驱逐外敌、捍卫祖国的信念。

崔延祥说,要说害怕,怎么会不害怕,害怕归害怕,但是打起仗来也就不知道害怕了,想的就是如何争取胜利。

1947年崔延祥17岁,组织让他独自通过三个敌人的防线送一封信,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便在湖北秘密破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当时少年崔延祥还不懂得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但他总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从此踏上了一条坚守信仰之路。8年战斗生涯,崔延祥担任过警卫员、侦查员、政治指导员、保卫科长等,他也在一次次的锤炼中明白了“共产党员”的真正意义,真正成长为了一名听党指挥跟党走的齐鲁忠诚战士。

解放后,崔延祥随部队来到了云南,先后在云南省公安厅、保山地区柯街华侨农场等单位工作,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始终不忘入党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服从指挥,兢兢业业。1981年,他被调派到宾川太和华侨农场任党委副书记,刚走进农场就发现当时的农场管理松散、环境脏乱,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纪律、清垃圾,全场停工整顿一个星期,农场工作全面转入正轨。

崔延祥讲到,当干部、工作人员要像个样子,不要让群众在背后骂你。

此后的30余年间,崔延祥便扎根宾川,一直为太和华侨农场——也就是如今的柳家湾华侨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革命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和平时代,他不顾个人得失,勤恳为民,搞生产、抓建设,激情岁月里看似点滴平凡的生活,却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在践行的使命担当。

金牛镇柳家湾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胜璠说,新时代的党员,个人的理解是要向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学习,从思想上、行动上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把社区建设得更好,使群众更加富裕。

1986年,崔延祥离休,几十年来,政治理论学习犹如吃饭一样成为他的精神食粮,风雨不改,他总是能够站在老共产党员的视角关心着国家大事,关注着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

崔延祥的儿媳李华鲜告诉我们,他每天吃完早点便打扫院子,喂喂鱼、喂喂鸟,然后就开始看书、看报,他关心的都是新闻和国家大事方面的内容。

在崔延祥老人的一件军衣上缀着大大小小共14枚勋章,每一枚纪念章都记载着一段历史,对于崔延祥来说,它们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永不褪色的家国记忆。74载风雨同舟,崔延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74年初心永驻,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他的血脉,信仰之火一生都将熊熊不息!



【编后语】采访之后,老人挺直的脊梁,稳健的步伐,洪亮的声音一直在记者脑中出现。他是铁骨铮铮、捍卫祖国的忠诚战士,他是听党话、跟党走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民公仆。他口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他口中的故事云淡风轻,但每一段经历都令人动容。“听党指挥跟党走”、“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经得住考验”,从崔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人民的英雄,为您点赞!


图文/卢焱 高顺文 杨金艳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