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靠科技种出最好葡萄,这个家庭农场成为行业“领头雁”

7月中旬的周末,热区宾川的气温达到了本年度的极值,酷暑难耐。朋友相邀,去参观拍摄宾川目前最好的阳光玫瑰和红提葡萄。葡萄之乡宾川遍地是好葡萄,我想,所谓最好也不过如此。

驱车来到炼洞二号工地新川移民新村背后的山坡,严重的干旱导致生长出来的包谷都被晒卷筒了。起伏的山坡上,一块翠绿的葡萄园展现在了眼前,格外醒目。朋友说那里就是今天的目的地----雁梅家庭农场。

进入农场的大院内,一辆大型的东风车正在装货,欢声笑语的工人正在忙忙碌碌。原来,今天是农场最后一批红提葡萄出园,看着色泽鲜艳、果形匀称的红提葡萄被装框上车,场主告诉我,今天是最后一车,今年他的红提葡萄平均价格都卖到每市斤6元以上。7月中旬,全县的红提葡萄平均价格只能到每市斤3元到4元,而他家的能够卖到平均6元以上,奥秘在哪里呢?场主带着我来到了葡萄园。

走进葡萄园,正在采摘最后一批红提葡萄的工人顶着酷暑忙忙碌碌,看到我在拍摄,一位老哥提起两大串刚采摘的葡萄,十分羡慕的说,“我家的怎么盘不到这样的水平和价格,这种热的天气采摘这种好的葡萄,一点都不感觉累。”

采摘葡萄的工人都是移民搬迁来的新川村村民,他们告诉我,这些年他们亲自见证了雁梅农场在这个叫磨刀石的山坡上改良土壤、一步步发展葡萄的历程,对他们能盘出这么好的葡萄,感到十分羡慕,这两年也正在他们的技术指导下,种植发展好自己的葡萄园,希望来年能像他们一样收成好。

看着忙忙碌碌满脸笑容的工人,细细观看和品尝已经采摘下来的红提葡萄,无论个形、串形和吃味,感觉真的是一流的,难怪朋友说领我参观拍摄最好的葡萄,名不虚传。  

这时,农场的场主又带领我进入了他的阳光玫瑰园,恰好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栏目组正在他的果园里拍摄阳光玫瑰,主持人一个劲的问场主“这些葡萄是不是假的,看起来好假呀!可它真的是绝对的阳光玫瑰”。栏目组体验式的采访,采摘下来一个个葡萄在镜头前面炫耀,吃到口里面满口的玫瑰香味和甜味,赞不绝口。我在一旁也不停的拍摄,这确实是我近几年见到的最好的阳光玫瑰,真的是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在现场我了解到,雁梅家庭农场是宾川县大新村的俞俊华户在亲人的资助和帮助下,于2010年在炼洞二号工地承包了88亩山坡地投资开发而建成的, 2013年9月经工商注册登记取得市场主体资格,2014年10月又被宾川县农业局认定为种植业类的家庭农场。2017年开始,农场跟着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楼铁源”品牌葡萄——阳光玫瑰,走上了订单农业的发展路子,2018年农场生产的“楼铁源”品牌葡萄——阳光玫瑰都由合作社统一订单采购了,平均销售价达到了30元/市斤。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申请了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农场生产的葡萄也可以在全球销售,使农场的经营效益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场加入合作社后,能够与合作社生产技术共享、品牌共用,同时还能够降低肥药成本,促进了家庭农场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合作共赢。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250余万元,预计2022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00万元。

经过10余年的艰苦创业,雁梅家庭农场现已建成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葡萄生产园区。目前,农场已成为宾川县山地水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是宾川县葡萄生产技术集成教学示范点,也是农产品生产“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雁梅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宾川家庭农场发展的“领头雁”。2014年以来,先后被各级各部门评定为宾川县示范家庭农场、宾川县最美葡萄园、宾川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先进单位、大理州示范家庭农场、云南省示范家庭农(林)场。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