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一】葡萄园里调结构 提质增效收入高



宾川是“中国葡萄之乡”,是全国县级最大的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全县发展种植葡萄16.53万亩,挂果15.96万亩,总产44万吨,产值43.12亿元。近年来,宾川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结合葡萄产业发展实际,通过优化葡萄品种结构、升级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建设仓储物流等多举措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经过一二十年的沉淀和良性迭代,宾川的优质葡萄“飞”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葡萄品质更优了,名气更大了,果农“钱袋子”也更鼓了。
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调结构优技术拓销售 小葡萄串起致富大产业》。
系列报道一:葡萄园里调结构 提质增效收入高

近年来,宾川县在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优化葡萄品种结构,促进全县葡萄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实现产值倍增的发展路上阔步前行。



/////////
这两天,正是宾川“红提”和“克瑞森”葡萄大量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力角镇周能村,房前屋后、路两旁随处可见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修果、装箱的繁忙景象。


村民袁志辉,一早便到亲戚家分拣葡萄的地方,帮忙修剪“克瑞森”葡萄,虽然葡萄不是自家的,今年“克瑞森”的售价也赶不上往年同期,但对于种植了9亩“克瑞森”葡萄的他来说,收获的喜悦仍旧溢于言表。
力角镇周能村村民
袁志辉
我家的九亩克瑞森葡萄种了五六年,这两年的均价在七八块。

何止是袁志辉,在力角镇,很多农户都通过种植葡萄,增加了经济收入。


葡萄是力角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全镇目前共种植葡萄27020亩。近年来,力角镇在优化葡萄品种结构上下功夫,通过调整,全镇葡萄产业的结构更合理了,产业发展后劲也更足了。
力角镇农业组组长
李靖军
调整品种的结构后,我们以红提为基础,克瑞森、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链发展。到目前为止,阳光玫瑰实际种了3200多亩,克瑞森已经接近7000亩。

走进位于金牛镇蔡甸村的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株株葡萄树枝繁叶茂,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
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
专业合作社家长
杨林勇
我们合作社阳光玫瑰规模化的有一千多亩,然后,其他还有A17有一两百亩,红玫瑰有几百亩。我们合作社的品种主要就是以阳光玫瑰、A17、红玫瑰为主。

对于种葡萄,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向来自信。合作社成立后,一直以种植“红提”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县“红提”葡萄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合作社的利润也被严重压缩。2018年,合作社发现“阳光玫瑰”逐渐受消费者青睐,当时在宾川却鲜有人种植,于是合作社就开始规模化种植,以此抢占市场先机。
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
专业合作社家长
杨林勇
2018年以后,合作社就规模化的种植阳光玫瑰,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技术,目前,我们合作社的阳光玫瑰亩产值已达到一万元到八万元之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葡萄始终走在市场前沿的秘诀,而这其实也是宾川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粗放式地一哄而上到逐渐调整品种结构,宾川的葡萄产业发展愈发科学。
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家祥
目前,宾川种植总面积是17.26万亩,其中红提的占比在60%到65%,克瑞森占20%左右,阳光玫瑰占10%左右,其他的品种占5%到10%之间。


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葡萄品种结构,推广早晚熟种植模式,宾川县葡萄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红提”“阳光玫瑰”“克瑞森”为主,“夏黑”“优无核”“妮娜皇后“等10多个优质葡萄品种为辅的格局,葡萄种植已成为宾川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之一。
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家祥
通过品种的结构调整以后,我们的品质进一步提升,葡萄产业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金牛镇金甸村委会小东边村村民
陈学云
通过种植葡萄,我们的生活好起来了,供孩子上大学也不费劲了。
图文/李永松 白乘仲 杨金蕾 马宜君 李鲜(实习)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