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宾川葡萄产业:抱团发展 合作共赢







时下,正是葡萄上市的时节,走进大理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一阵香甜扑鼻而来,只见工人们正忙着将阳光玫瑰葡萄进行分拣、包装,准备运往全国各地销售,现场一片繁忙。负责货物装车搬运的杨大钊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已在合作社务工2年,收入可观还能照顾家。



务工村民 杨大钊
高峰期一天能出货有四万件左右,平均4毛钱1件,平摊下来每人可以分700元左右;低峰期每个人分到100多元。

今年40岁的杨林勇,在没有加入合作社前,不仅要千方百计种好葡萄,还要为卖好葡萄发愁。加入合作社后,善钻研懂管理的他成了2个“合作农场”的负责人,收入实现翻倍,还省了不少心。


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负责人
杨林勇
我是以土地入股和资金改造费入股的形式,入了9亩,去年收入18万元。合作农场又聘请我来做管理,2000元的保底工资加1%的提成,去年工资也是拿了17万,我两项的收入就在30多万元。


宾川县菜甸村针对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由党支部组织和发动群众将土地通过入股方式,将分户经营的田地“去埂连片”开展组织化、规模经营,一期58.56亩小田去埂整理后增至63亩;二期从208.43亩增至235亩。通过发展规模化葡萄种植,实现特色产业连片,土地利用率普遍提高18%—20%。

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铁余斌
为解决群众单打独斗,规模小、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以合作农场的形式来实现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目标。



当地通过建立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农场,合作农场用土地与合作社入股经营,占股50%;合作社带技术、资金和生产管理团队入股,占股50%,村党支部组织农户成立理事会、监事会,按照《合作农场管理章程》进行监管,保障农户、集体、企业合理收益。

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铁余斌
在党支部的引导下,通过公司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做法,形成共同投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融资机制,实现公司、企业、集体、股民(村民)共建共赢。



合作农场按18至20亩划定农场家庭户管理单元,优先吸纳入股农户签订“固定工资+葡萄销售收入提成”田间生产管理协议,未参与生产管理的农户则可放心就近务工或外出打工、经商,通过托管,实现“省心省力省钱”。菜甸村合作农场探索的“投资共注、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投融资机制和“成本节约+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的利益分配制度,在“优势产区+优势品种+优质果农+区域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实现了群众利益最大化,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目前,宾川县在力角、州城、平川等乡镇推广“党支部+合作农场+托管”模式,建成合作农场12个,规模化种植核心示范面积2542.77亩。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3.35亿元、纯收益1.91亿元,返还跨9县18镇1272户会员红利8731.56万元,户均葡萄年产值达26万元。
图文/吴洪彪 温昌盛 白乘仲 王俊斯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