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位一体”培训激发民族团结进步“新动能”



为提高归侨侨眷发展生产致富的职业技术水平,提升归侨侨眷生产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激发社区经济发展动力。近日,在省州县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大营镇华侨社区开展归侨侨眷职业技能培训,大营镇华侨社区葡萄、柑橘种植户共6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1天,主要以葡萄、柑橘种植实用技术为主、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为辅开展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培训,帮助社区农户更新理论知识、拓展视野、提高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课堂听理论
培训邀请县农机站高级农艺师王家祥前来授课。王家祥结合大营镇气候土壤特点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围绕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平衡施肥、化学促控等种植技术及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标准化生产等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向学员普及当前农业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惠民惠农政策。同时,针对学员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田间学技术
为拓宽学员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更新种植理念,助推劳动素质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培训还将课堂移动到了田间地头。
学员们先后到大营镇萂村黑家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大营镇排营村委会甸头村豹子窝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和大营镇瓦溪村委会周志敏家庭农场现场观摩学习。
“这些葡萄长得真好!”“你们用的是什么肥料?”“修串、蔬果时你们怎么处理?有没有特别注意的地方?”……学员们观看葡萄后,纷纷提出疑问。
学员们认真听着基地、农场负责人关于葡萄建园、管理模式、生产种植、市场销售经验、葡萄新优品种培育等内容的介绍,通过与自家葡萄种植情况进行对比,与负责人交流探讨,总结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交流促提升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探讨葡萄、柑橘种植技术和参观学习基地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分享受到的启发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华侨社区二队
宋集春
王老师在讲解中提到的‘优质优价’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以后我们也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参观的合作社管理到位、销售有路子,如果以后社区有这方面的发展计划,我也会积极响应号召。
华侨社区二队
殷进河
这次的技能培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指导,同时要感谢上级各部门给我们这样的培训和外出机会,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积极参加。

开展归侨侨眷职业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侨务工作实施的一项爱侨护侨惠民工程,是帮助广大归侨侨眷走上致富之路的有效途径。大营镇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让懂技术、会管理、有农业发展思路的归侨侨眷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社区居民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型升级,为推动侨界民生改善,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副镇长 李忆冰
我们此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社区归侨侨眷,大家都表示今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学到了很多技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


近年来,大营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为抓手,在认真做好“凝侨心、聚侨力、护侨益”各项工作上下功夫,积极联系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上级部门,每年在社区开展《侨法》下基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依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常态化开展家风宣讲、送医送药、走访慰问、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归侨侨眷所想、所急、所需,定期开展归侨侨眷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等,全力营造爱侨、护侨、为侨的和谐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文/王赵睿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