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冬日宾川“丰”景美,田野山间焕生机





“你在北方的冬天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展现了彩云之南、四季如春的魅力,让多少人为之向往,滇西横断山脉下的热区宾川更是另一番景象,冬日里蓝天如洗、艳阳高照,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黄橙橙、……田野山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成了多彩的冬日宾川“丰”景图。


红彤彤

仰鸡山而来,慕冬桃而归。鸡足山镇公路两旁,香甜浓郁的桃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江股村千亩冬桃挂满枝头,一半嫣红、一半乳白的冬桃在枝叶间跃动,惹得游人忍不住停下来拍照打卡,桃子圆润饱满、清甜爽脆,农户正在忙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2年,全镇共发展冬桃种植5000余亩,每亩产量约2500公斤,单价在5元每公斤,可实现产值每亩12500元,总产值预计达6250万元。

平川镇李子园村的苹果也迎来了丰收,漫山遍野的红苹果在露水的涵养下香脆可口,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喜人,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呈现出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平川苹果主要以红富士和红将军两种优品为主,红富士苹果果实硕大、遍体通红、质细肉脆、汁多味甜,红将军苹果口感出众、甜脆爽口、香气馥郁、皮薄多汁,成熟期略早,深受农户青睐。2022年,全镇苹果种植面积总计8650亩,年产量约23000吨,单价在4-6元每公斤,红苹果映红了群众致富路。


绿油油

绿色是大地的主色,也是农业的底色。放眼望去,冬日的宾川田间一片绿油油的,小葱、大蒜长势格外喜人,因成本相对较低,生长周期短,还可间套种在葡萄田、果树田里,实现“以短养长”“一地双收”,且春节前蒜薹的价格能达40元/公斤,大蒜备受农民群众的青睐。2022年1-3季度,全县葱蒜种植面积达8.37万亩,产量达18.8万吨,其中大蒜种植5.58万亩,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成为全县的小春支柱产业,电商快车和制品出口“双轮驱动”助推葱蒜产业迅猛发展。

走入力角镇,放眼望去一片绿波、生机盎然,莴笋、豌豆、洋花菜、包包菜等冬早蔬菜满眼翠绿,陆续进入采收时节。其中莴笋享誉东北、四川、重庆一带,出现了“家家削莴笋、户户晒笋干”的繁忙景象,不仅让田间绿油油的,农户院子、房前屋后也被装扮得绿油油的。2022年,全镇共种植冬早蔬菜17945亩,其中种植莴笋7600余亩。


金灿灿

走进宾川,随处可见的果子挂满枝头,干热河谷的气候能让果子“温暖过冬”,纽荷尔脐橙、椪柑、沃柑、岩溪晚芦、韦尔金柳叶桔等中晚熟柑桔种满一座座山头,目前纽荷尔脐橙、果冻橙开始上市,金灿灿、黄橙橙的果实被誉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被誉为“中国水果之乡”“中国柑桔之乡”,宾居镇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柑桔示范镇。2022年上半年,全县柑桔种植总面积9.15万亩、挂果7.12万亩,总产量20.33万吨,产值13.94亿元。

金秋时节,粮谷归仓。眼下虽过了秋收季节,但平川镇禾头村的山坡旱地,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挂满枝头,成片的旱谷颗粒饱满,村民们正忙于收割,一派喜人的景象。滇禾优615旱稻具有抗旱性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优点,5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割,能为群众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2022年,平川镇禾头村开展旱稻规模化示范种植330亩,亩产达350公斤左右。


“春种、夏耕、秋收、冬闲”曾是很多农村的真实写照,但宾川冬闲田不闲、人不闲。通过党建引领,勤劳的宾川人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水果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全县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水果品种不断优化、面积不断增加,特色水果一年四季挂满枝头,是名副其实的“美丽花果城”。2022年1-3季度,全县特色优质水果总面积达34.5万亩,总产量达78.37万吨。

图文/杨艳梅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