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大理 最美乡村】红色新庄 幸福乡村


从宾川县城驱车大约30分钟,就来到了乔甸镇海稍新庄村,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整个村庄在绿油油的葡萄、玉米等作物的掩映下显得格外俊秀。但这迷人的景色并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还要属红军长征过新庄那段红色历史。

1936年4月22日,红六军团在新庄村停留一夜,部署战略计划,并与当地民众结下深厚情谊,当地7户人家中有4名青年追随红军北上抗日。近年来,新庄村大力挖掘红色历史,发展红色旅游,先后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桥、红色讲堂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无数团队前来学习、参观、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院内,时常可以看到各单位、团体人员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整齐响亮、铿锵有力的宣誓打破了长空的寂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萦绕。

在重走长征路的体验中,人们爬山涉水入红军箐、过红军桥,中途休息时吃的是开水和炒面,疲乏了就唱唱红歌,振奋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银行大理州分行的党员们在红军桥旁唱起了嘹亮的红歌,他们说,到新庄红军村开展党员活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党史学习教育,忆苦思甜、回顾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发扬传承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无畏、爱国奉献的精神。

建国70年来,新庄村村民在镇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攻坚克难,勤劳致富,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采取“支部+企业+村民”合作模式成立了集企业股份、新庄村集体股份和村民股份为一体的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群建、“农旅文”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在新庄村人们不仅可以感受红色文化,还可以体验农耕文化,其中最具乐趣的就是亲自到田间采摘葡萄。在村民杨国菊大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她家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如珍珠、似翡翠般的葡萄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杨大姐说,村里红色旅游的兴起让她家的葡萄销路更广了,大家比较喜欢到田间采摘,很多人都是留了微信后多次购买,这也让她家的葡萄产业走上了电商销售之路,葡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新庄村通过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产业集聚等方式,目前已建成油橄榄、滇橄榄种植基地1000亩、单幅连棚葡萄采摘园32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采摘园60亩、柑桔采摘园70亩、三角梅观光园50亩、“红军林”100亩,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景观农业发展。  

 

多年来,新庄村村民依托海稍水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都纷纷出来发展海稍鱼餐饮业,2016年以来,从事海稍鱼餐饮业的有20户,实现收入3650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海稍鱼声名远播,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在新庄,最幸福浪漫的事便要数“打歌”了。每逢傍晚,附近的各村文艺队便不约而同相聚在民族团结广场,她们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满心欢喜地跳着、唱着,变换着不同的舞步和音乐尽情的享受着一天中最安逸幸福的时刻。“现在我们村民们的生活水平都好了,大家也更注重身体的锻炼和精神文化的修养,闲暇之余就会聚在一起表演节目、打打歌”。新庄村党支部书记蒲国宏笑着说道。

近年来,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新庄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做活农耕文化。在新庄,您不仅可以学习党史,还可以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品尝最地道的海稍鱼,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感受“打歌”的快乐。快来宾川领略红色新庄,幸福乡村的魅力吧。乡愁大理,最美乡村,欢迎您到宾川县乔甸镇新庄村!

图文/ 张镔 吴松江 邓熙翔 龙筱瑜

编辑/张玲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