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鸡足山镇:铸牢民族团结意识 共享融合发展成果


鸡足山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水平,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格”的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民族工作的新格局。


在鸡足山镇,镇里的“红色小广播”正在播放近期关于耕地保护相关通告,通过镇、村、组三级广播系统,广播信息传遍了全镇的每个角落。
鸡足山镇宣传委员李晓晴说,广播可以让群众耳濡目染,接收到相关的一些信息,能够了解我们近期的重点工作。


“红色小广播”采用智能化系统,在手机端就可以进行广播,除了政策宣传、音频播放外,还能通过手机对镇内指定片区单独喊话。缩短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最后一米”。目前,小广播在鸡足山镇65个村、110个村组实现了全覆盖。以小广播为载体,打通了服务山下群众和服务山上僧众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通过广播,传递到了基层。
宾川县鸡足山镇民族专干唐方香说,鸡足山镇的各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的抱在一起,大家活在这片土地上,也是非常的幸福,美好。
鸡足山镇寺前村村民杨跃梅说:“ 山上的僧众和山下的群众相处得比较融合融洽,我们在这里不分民族,不分宗教,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同时,鸡足山镇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多元调解机制,引导各族群众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不断凝聚民族团结进步之情,共享民族团结进步之谊。2020年,鸡足山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鸡足山镇党委书记赵永胜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巩固总结创建成果,结合鸡足山镇实际,着力在党建带动、宣教驱动、文化促动、示范带动、联创联动、依法促动方面下工夫,精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创建工作 擦亮区域创建品牌,形成集群化创建的强劲矩阵,努力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让各族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图文/周云曦 自雨洁 蔡亮 李希楠(实习)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