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⑥ “移馆”悉檀寺





【原文】二十三日饭于大觉,即东过悉檀。悉檀为鸡山最东丛林,后倚九重崖,前临黑龙潭,而前则回龙两层环之。先是省中诸君或称息潭,或称雪潭,至是而后知其皆非也。弘辨、安仁二师迎饭于方丈,即请移馆。余以大觉遍周以足疾期晤相约见面,于是欲少须之。
【原文】二十四日入晤遍周,方留款而弘辨、安仁来顾,即恳移寓。遂同过其寺,以静闻骨悬之寺中古梅间而人。问仙陀、纯白何在,则方监建塔基在其上也。先是余在唐大来处遇二僧,即殷然以瘗(yi)骨事相订。及入山,见两山排闼,东为水口,而独无一塔,为山中欠不足事。至是知仙陀督塔工,而未知建于何所。弘辨指其处,正在回龙环顾间,与余意合。饭后,遂东南二里,登塔基,晤仙陀。
——《徐霞客游记》


悉檀寺遗址
悉檀寺在满月山下,大龙潭上,背靠石鼓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丽江土知府木增为母亲求寿,向朝廷奏准在鸡足山建寺,并在寺的大门内建万寿殿,表示祝国诚心。明天启四年(1624),木增命僧人入京请藏,天启皇帝御赐藏经,题寺名“祝国悉檀寺”。“悉檀”是梵语,义译为“成就”或“遍施众生”。又于三门内建圣旨坊,明崇祯己巳年(1629),在大殿右方建法云阁贮藏经。明崇祯辛未年(1631),木增子木懿对寺院重加修理,朱漆殿堂梁柱门窗,粉刷内外墙垣,宏伟壮丽,为一山之冠。

悉檀寺老照片
此后,丽江木府经常来人了解寺中情况,发现破坏就捐资修理。“绀殿十笏,丹楼五楹”,置身其间,“游者若置身琼楼云阁中”,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游山文人学者游览入住。民国元年(1912),云南著名学者赵藩、李根源上山,住悉檀寺十余日,搜集佚文,编纂《鸡足山志补》四卷。1942年春,著名画家徐悲鸿游山住寺,留下众多传世名画。

悉檀寺老照片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二日,徐霞客第一次到鸡足山,因其顾仆已将行李挑至大觉寺,徐霞客在大觉寺住了一天两夜,二十四日,应悉檀寺僧恳请移住悉檀寺。徐霞客两次上鸡足山,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悉檀寺,并写下第一部《鸡山志》。悉檀寺成了徐霞客在鸡足山的立足之地,他外出考察其他寺庵、景点时,只要能回悉檀寺食宿,都回悉檀寺。上世纪六十年代寺院被毁,现仅存遗址。


《徐霞客游记》载:“二十三日饭于大觉,即东过悉檀。悉檀为鸡山最东丛林,后倚九重崖,前临黑龙潭,而前则回龙两层环之。先是省中诸君或称息潭,或称雪潭,至是而后知其皆非也。”“时已暮,寺中具池汤候浴,遂与四长老及沈公就浴池中。池以砖甃,长丈五、阔八尺,汤深四尺,炊从隔壁釜中,竟日一整天乃温。浴者先从池外挽水涤体,然后入池,坐水中浸一时,复出池外,擦而涤之,再浸再擦,浸时不一动,恐垢落池中也。余自三里盘浴后,入滇只澡于温泉,如此番之浴,遇亦罕矣。”在《徐霞客游记》记录鸡足山日记中,悉檀寺内容记载较多且详细,为悉檀寺的历史考证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徐霞客游记校注》记载,徐霞客第一次上鸡足山时,在鸡足山住了30天,每天都写一篇游记,从游记中可看到,在这30天的时间中,徐霞客考查记录了22寺、14庵、22静室、6阁和2庙,拜谒探访接触僧俗60余人;对鸡足山的自然地理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对山中古迹、碑刻、摩崖进行了细心的考识抄录。期间徐霞客有游丽江之意,得到悉檀寺僧的支持并做了精心安排,在初十日的游记中徐霞客这样记到:“晨起盥栉,而顾仆至,言弘辨师遣僧往丽江已行,盖为余前茅者”(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30页)。二十日,徐霞客在由金顶往下至铜佛殿“将抵猢狲梯,遇一人,乃悉檀寺僧令来候余者,以丽江有使来邀也。遂同下……至悉檀。弘辨师引丽府通事见,以生白公招谏来致,相与迟一日行”(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41页)。


接到丽江土知府木增的招谏后,徐霞客即整理行装,于二十二日与通事一起启程前往丽江。在这天的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晨餐后,弘辨具骑候行,余力辞之。遂同通事就道,以一人担轻装从,而重者姑寄寺中,拟复从此返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41页)。从这段文字中可看出,弘辨长老对徐霞客的云海高谊,徐霞客对弘辨长老的理解和感恩,也看出了徐霞客此次只是暂离鸡足山,他还要再来。辞别弘辨长老后,徐霞客与丽江府通事沿西北方行,经圣峰寺,过放光寺,翻越桃花箐丫口出“宾邓分界”坊走下鸡足山。

明崇祯十二年(1639)的八月二十二日,徐霞客第二次登上鸡足山。据《徐霞客游记校注》记载,徐霞客这次上鸡足山,游记只记到九月十四日,其原因何在?“季梦良曰:王忠纫先生云自十二年九月十五以后,俱无小记。余按公奉木丽江之命,在鸡山修志,逾三月而始就。则至九月以迄明年正月,皆在悉檀修志之日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1216页)。由此可知,徐霞客第二次上鸡足山的另一个原因是应丽江土知府木增之邀撰写《鸡山志》。


据徐霞客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二十二日至九月十四日的游记记载,徐霞客这次考察记录了14寺、8庵、12静室、2阁,拜谒探访接触的僧俗有29人。同时,对鸡足山的自然地理、人物风情、名木特产进行了更深入的考察记录。



明崇祯十三年(1640)的正月,徐霞客因病从悉檀寺离开鸡足山。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
原建筑图片由丽江徐霞客研究会提供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张 玲
审稿/ 朱晓天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