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尼萨村:石榴丰收日子甜


一场秋雨过后,田间空气格外清新。9月3日,宾川县金牛镇尼萨村298亩石榴园开园上市,村民们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采收销售石榴,大家一边忙着采果,一边忙着装箱,田里田外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彩凤村委会尼萨村是宾川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为了让从大山深处搬来的98户358名傈僳族和彝族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县镇两级加大对尼萨村的科技帮扶工作力度,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农技服务组”的帮扶模式,2018年在尼萨村帮助群众统一规划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298亩、沃柑60亩,宾川县园艺站、金牛镇农业组共派出5名科技特派员,全程指导尼萨村的水果种植工作。


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培训、农科员田间手把手教,尼萨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水果种植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2023年,村里60亩沃柑亩均产值达到8100元,298亩石榴亩均产量突破3000市斤,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亩均产值可达4500元,全村水果收入预计可达182.7万元。与此同时,村民们还在石榴园里套种沃柑、花生、黄豆和莴笋等作物,进一步夯实产业增收基础。




金牛镇农科员代淼鑫:“最初他们都不会种植,培训许多人都听不懂,经过5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果,特别是今年,石榴从外观色泽到内在的品质,包括防病防虫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石榴采购商刘玉辉:“我这两年都来尼萨村采果,他们盘出果品质量相当好,产量也高。”

走进尼萨村,昔日光秃秃的黄土坡没了踪影,放眼望去全是充满生机碧绿青翠的果园。从果园托管到自主经营,从一无所知到生产技术的提升,村民们学习并掌握了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技帮扶让尼萨村人实现了从脱贫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水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给搬迁群众带来稳稳的幸福。




尼萨村彝族群众杨招:“感谢政府的关心关怀,经过农科员的培训、指导,我们已经掌握了种植技术,从2021年起,每年我家的石榴、沃柑都卖得到3万多块,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图文/沈洪斌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