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鸡足山镇:推动民宿转型升级 焕发乡村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游客品味需求不断变化,鸡足山镇民宿业也逐渐转变经营模式,对各个可放大可优化的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丰富旅游业态,民宿从最初的留宿向休闲度假转变,变“客流”为“留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秋日里,鸡足山镇沙址村的民宿远方的家,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进入小院,草木葱茏、瓜果飘香,长廊、亭台装饰点缀,不失田园风情。民宿房间,新中式的装修风格显得环境整洁温馨,大大的落地窗更是让游客在屋内就可以静赏美景,一窗一风景,令人身心舒展。

“我是第二次来远方的家,第一次来体验感就特别的好,住得也舒服,不管是房间还是室外的环境、餐食都是我们特别喜欢的,让你有回家的感觉。所以我这次带了我三个女儿也来体验一下,真的是非常的好,老板、老板娘特别热情。




加拿大游客

    段女士


为打造特色民宿旅游新业态,2019年,远方的家对民宿进行改造升级。按照星级民宿标准打造房间的同时,设置多功能茶室、书画室、舞蹈室等设施。同时,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来打造小院环境,使入住的客人既有体验感,又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远方的家负责人
杜赤壁

        


“民宿首先是体验感,宾川是水果之乡,我的想法就是要把中国有名的水果能在我家这里体现出来,我这个院子总的有28种水果,一年四季客人来都能体验到我们宾川产业的代表性。”

凭借完备的配套设施、优美的环境,远方的家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五星民宿”,2021年评为“大理最佳旅游美宿”,同年,评为国家级五星民宿“丙级民宿”


     远方的家负责人  

          杜赤璧

“从升级了以后我们的入住率也不断提升,平常平均入住率都达到了55%,每个黄金周的入住率都达到了90%以上,今年国庆期间达到了97.3%。”

不单是远方的家,在鸡足山镇的青山绿水间,越来越多的民宿客栈陆续开始转变经营模式和理念,结合自身特点对配套设施、民宿风格、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走上了由留宿向休闲度假型民宿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

客君家负责人  李俊杰

“来到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就能静下心来。当时就是抱着打造一个田园生活、诗和远方的理念来做,让更多的游客留下来,感受我们鸡足山的人文历史,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见山居负责人  阿正兵

“硬件根据自己的地形,对外形进行了改造设计,根据客人的需求对软件设施一步步提升,把到我们鸡足山的客人留下来。”

丰富的业态,是引客、留客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鸡足山镇依托资源优势,结合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健全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在推进民宿转型升级中,以镇为单位,组织辖区内的各家民宿组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意识,保障服务质量。同时,以“节”为媒,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进一步结合起来,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朋友前来游玩,扩大鸡足山镇的知名度。

鸡足山镇党委宣传委员  李晓晴

“最初建设的一些民宿客栈负责人,逐步意识到设施服务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游客的需要,近年来掀起了酒店升级改造的热潮,一大批经过专业设计,环境好、设施全、投资大、服务好、规格高的酒店民宿也就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鸡足山镇有民宿客栈103家,客房1138间,床位2278个,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入住率达86%。借助乡村民宿的发展,鸡足山镇的乡村面貌正变得焕然一新,不仅使老旧的乡村呈现生机勃勃的模样,散发着迷人的田园气息,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

图文/杨金蕾 白乘仲 李晓晴 苏慧芬 

编辑/张玲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