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小”榜样传递大能量!大山里的“诗词少年”令人动容

“你的钱也不是天上刮来的呀。”

……

在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第六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节目中,来自大山里的诗词少年崔思敏一句话火上了热搜。

节目中,主持人问崔思敏有没有在诗中读到没吃过但特别想吃的东西时,崔思敏便朗诵出苏轼的《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还有《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主持人:“等一会录完节目,哥哥给你买东坡肉,给你买荔枝吃。”

崔思敏摇摇手说:“不用了。”

主持人问:“为什么?”

崔思敏回答:“你的钱也不是天上刮来的呀。”

简短的一句话,让主持人掩面流泪,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他的懂事,令人心尖一颤,网友们纷纷为他的正确价值观和小身板里蕴含的巨大正能量而点赞。

崔思敏,家住在距离宾川县城近100公里的拉乌乡大厂村委会石乌拉村,从崔思敏家到学校骑摩托车需要走40多分钟的山路,如此闭塞的一个小山村,因为一名诗词少年而被更多人看到。2022年,热爱中国古诗词的崔思敏因诗词而结缘央视舞台,12月份,崔思敏受邀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台录制的第八季《2023中国诗词大会》,从“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两次成功登上央视诗词大会的主舞台,并荣获两枚金徽章。2023年暑假期间,崔思敏受邀参与了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第六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节目录制,并成为“擂主”。

回归学校,崔思敏依旧像往常一样认真上着课,两次比赛的经历,让小小少年意识到了学习历史、了解国学文化的重要性,也让热爱阅读的崔思敏更乐于沉浸在学校的图书室中、遨游于历史的璀璨星河里。

“去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和去山东参加《国学小名士》回来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诗词储备量和历史学习还不够,回来之后,我就得好好学习古诗和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还有,我去大城市期间长了许多见识,我有一个‘任务’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力走出大山,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崔思敏说。

在谈及崔思敏时,同班同学总有很多话要说,这位班级里的“小明星”,将自己参赛的经历、增长的见识都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同学们,让同处大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让小同学们树立起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

“自从崔思敏走北京参赛回来以后,他的成绩大大提升,也对古诗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要像崔思敏一样,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出大山。”拉乌完小学生赵心语说道。

崔思敏生于大山,他没有满屋的玩具,也没有平板电脑,只有一个在他3岁生病住院时父亲在医院门口给他买的会播放古诗的大耳朵图图玩具,正是这个玩具,打开了崔思敏的“诗词世界”,加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父母对崔思敏兴趣的大力支持,崔思敏的兴趣得到了有效培养,诗词储备量与日俱增,小少年终在诗词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样的经历,让许多家长越发重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

“我家娃娃也在拉乌完小读书,和崔思敏是同班同学,我们以前就认识他,他比较优秀,成绩也比较好。他家的培养模式也比较好,培养了崔思敏的兴趣爱好,发挥了崔思敏的特长,我也会在今后孩子的培养教育当中,发挥孩子的特长,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学生家长赵伟说道。

在拉乌完小,像崔思敏一样开口能背诗、提笔能写文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座建设在大山深处的“育人花园”,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阅读,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欣赏多彩世界的窗户,在这扇窗户中,他们学习、沉淀、升华、进步。小榜样崔思敏的出现,凝聚着大山里的点点星光,少年之力终将汇聚成流、奔腾向海。


图文/杨运政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