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宾川】鸡山脚下小河底

应朋友之邀,深秋的一个周末,我又一次来到了鸡足山脚下的小河底,感受这里深藏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万亩连片的优质柑桔基地的秀美风光。

小河底位于鸡足山脚下,与大坝子相连,是鸡足山镇与金牛镇接壤的一大片荒芜之地的总称,面积约10万余亩,曾经是宾川县比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片荒芜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宾川县最大的优质柑桔生产及示范基地,优质沃柑面积超过了3万亩,入住了“云福”等数家优势农业企业,被列为全国中晚熟优质柑桔的示范基地。

第一次认识小河底是从空中开始的,那是我第一次乘飞机航拍宾川。21年前的2002年4月,因干旱导致护林防火形势严峻,4月23日,西南护林总站丽江航站派出一架直升飞机到宾川县执行航空护林巡航监测任务。经过前期勘察选址,上午10点,一架灰白色的直升飞机在隆隆的螺旋桨声中,从县城西南方向由远及近飞来,并按计划准确降落在县城金牛路南侧的空地上。我和等候在空地上的领导一起,被螺旋桨巨大的旋风吹得无法站立,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直升飞机。按照安排,我随当时的县长毕熊光、县委副书记周建国等领导乘坐第一架次飞行,重点查看鸡足山为中心的护林防火情况。直升飞机原地起飞,沿着县城盘旋三圈,我身上捆好直升机专用绳索,半悬在打开的舱门上,挑选最好的角度,不间断进行拍摄。空中看县城,金牛路两侧建筑鳞次栉比,桑园河边,徐霞客广场、宾川三中、金塔酒店等立体展现......整个县城在镜头中第一次高空展现。

随后,飞机穿过彩凤坝,翻过双碑垭口进入小河底、大坝子区域,缓缓飞往佛教名山鸡足山。4月的宾川旱情十分严重,本来就贫瘠的小河底片区,宽阔的山地因干旱一片枯黄,只到进入炼洞甸头,山峦才开始渐渐显现绿色。

真正进入小河底是2006年4月20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过宾川70周年,我们广播电视台策划了“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采访活动。我带领采访组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过宾川的线路进行徒步为主的采访。进入双碑垭口,当时仅有能通马车的毛路,两边荒坡茅草丛生,一片枯黄,十分难行。通过10多天的采访,终于完成了7集的红军长征过宾川系列报道,播出后反响较好,荣获2006年度云南省广播电视奖。

由于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这里的猫猫山曾经一度是附近地区群众的主要坟山,宾川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何邦宪的墓地就在这里,给这里赋予了宾川历史文化的符号。远远望去,古墓高耸于其他墓群,虽不算多高大,但格外显眼。目测古墓高约3米,宽约2.7米,长约6米,坐东向西,视野十分开阔。古墓由于多次被盗,墓碑已不知去向,内容也无从考证。《宾川县志》1997版记载:何邦宪(1477—1572 年),字宗尹,号龙津,出生于大理喜洲河矣城村。幼年家中贫穷,跟随经商落籍宾川的叔父何瑀就读。邦宪以宾川籍参加科举考试,中明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举人。四年后,赴京会试,中明正德六年(1511 年)辛未科进士,是宾川第一个进士。与明朝四川大才子杨慎同榜进士(杨慎点状元),明朝有名的谏官。明隆庆二年(1568年),何邦宪因足疾辞官回乡,四年后去世,终年95岁,葬于炼洞小河底。

也是在这里,1936年4月20日,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攻克了宾川县城州城,继续北上抗日。4月21日早晨,红二军团从州城到牛井后,分两路向西北方向挺进,一路经百户长、过双碑垭口,经小河底、出鸡坪关;另一路经吴江营、彩凤村一带入炼洞,经鸡坪关进入鹤庆直抵丽江。同一天,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从祥云米甸进入宾川,经观音箐、磨石臼,出吃凉水箐到州城,与二军团后续部队汇合,22日兵分两路经鸡坪关进入鹤庆,直抵丽江,踏上抗日新征程。开国将军赵镕就是从这里参加红军,投身革命。

也是在这里,历时17年于1975年建成了小河底水库。设计总库容209.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7.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经2011年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后,彻底消除了隐患,提高了蓄水灌溉能力。

还是在这里,从2015年开始,宾川县将小河底优质柑桔基地建设作为重点项目来开发,投入资金,改善交通和水利灌溉条件,短短几年,茅草丛生的荒坡变成了绿油油的优质柑桔基地,变成了果树成排、遍山绿韵的瓜果园。优质示范园内,四季更迭,软籽石榴、优质沃柑、甜美葡萄缀满枝头,一山山、一箐箐,惹人喜爱。

从小河底往西便可直达佛教名山鸡足山。往北便可到达力角镇的广环和大永高速的力角立交。沿途翠绿的果树间,山水冲蚀形成的一个个小土林玲珑别致,山箐中,错落的人工小水塘玲珑俊秀,成群的鸡鸭吃着“虫草”,自由的穿梭在果树下、水塘里,生机盎然。

爬上一座座种满优质沃柑的山包,极目所至,果树成荫。玲珑秀美的小河底水库点缀在硕大的瓜果园中,与一座座山头上的大小水塘交相辉映,给干旱的田园带来了丝丝凉意,也成了果农们的寄托和希望。

柑桔石榴成熟的季节,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上,各种运输水果的大型车辆来来往往,山坡上、田畴中,工人们忙着采摘成熟的优质水果。蓄水能力的提升,灌溉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很多优质特色农业规模种植户前来投资开发,成熟普及的滴灌技术,将节水灌溉农业技术发展成为全省有名、全国知名技术品牌,成为全国节水农业灌溉现场会的一个参观点,得到了水利部专家的充分肯定。

空中俯瞰万亩大连片的优质沃柑,“绿色、生态、有机、质优” 的柑桔气势不凡,令人刮目相看,心驰神往。回望整个小河底片区,万亩优质沃柑园从山脚到山顶,层层翠绿,桔林如海,芬芳四溢。一株株沃柑整齐的排列在山坡上,硕果压弯枝头,养眼诱人;一树树橙黄的果实,掩映在桔海之中,翠绿的沃柑林,缀满了金黄的累累果实,微风拂过,金果飘香,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让人心旷神怡。

目前,小河底片区已经成为宾川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区,闪耀在热区转型升级的浪潮中。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张  玲

审稿/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