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深耕“四篇文章” 共建生态文明新平川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近年来,平川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于明责任、抓整改、强治理、促发展、提质量,深耕“四篇文章”,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能,以更实举措筑牢生态保护绿色屏障。

构建“一个体系”

以讲政治的高度做好“责任落实”文章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好生态安全底线,结合林长制、河长制等巡山巡河工作,建立“拉网式排查—联动式监管—清单式整改—销号式验收—回溯式巩固”的问题排查整改“五步式”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全面履责体系,推动各级责任落实落细。



聚焦“两大问题”

以守底线的态度做好“督察整改”文章


聚焦解决各级督察曝光问题。通过分管领导和属地村委会主动认领、典型问题点题交办、重点问题联合整治、专业问题寻求指导等方式,确保各级检查反馈问题一一整改落实。2023年以来,针对省控断面平川河盘口箐段水质连续四月“Ⅰ类—Ⅲ类”过山车式变化等问题,主动对接州县主管部门加以分析研判,多措并举抓整改,切实达到整改要求。聚焦解决群众反响强烈民生问题。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村组垃圾清运、库塘沟渠损毁等问题,陆续在坝区8个村委会开展垃圾清运公司化运营,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争取项目资金337万元实施库塘维养、河堤修复等工程解决群众诉求,概算投资2000余万元的平川河孟获洞至罗九段生态修复工程入库评审。



打好“三大战役”

以抓根源的深度做好“生态治理”文章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健全镇村组监管网格,引进项目进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综合利用,有效遏制秸秆无序焚烧现象。加快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和新能源汽车普及,引导干部职工和群众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出行。做好项目工地和非煤矿山环境检查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扬尘、裸土未覆盖等问题坚决整改,着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加强水生态保护,深入实施河湖“清四乱”行动,及时排查处置农村黑臭水体及入河排污口,完成2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建设。聘请专人负责汛期库塘蓄水及日常管理,在降雨量同比减少107毫米的基础上,芹菜塘水库、松坪哨水库蓄水量依然创历史新高。扎实开展美丽河湖创建,持续推进沿河生态向好,平川河成功入选大理州2023年度绿美河湖、观音阁上塘水库入选大理州2023年度州级美丽河湖。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土壤状况调查和农产品农残取样检测,推进平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培育李子园苹果、朱苦拉咖啡等绿色农业品牌,巩固李子园村“宾川附子”定制药园招牌,实现净土保卫和经济发展相统筹。



实施“四大行动”

以全覆盖的广度做好“全域美丽”文章


实施生态安全强基行动。经常性开展镇半专扑火队、村义务扑火队伍和专兼职护林员带装巡护、业务调训,织密58万亩森林防护网。积极争取资金添置应急无人机、消防水带等防灭火器具器械,建设消防水池、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守护森林资源。聚焦非法捕鱼、污水处理、危化品安全处置等领域开展生态环境领域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镇域内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累计查处渔泡江违法捕鱼案件7件,以案释法巩固“十年禁渔”工作成效。实施生态文明宣传行动。通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村文艺活动,纳入村规民约要求,开展红黑榜公示,早晚村组广播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组织义务植树植绿等方式,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生态环保宣传。组织开展“转角遇见绿”绿美村庄建设,以房前屋后、村口路边、公路两侧为重点,利用村庄边角空地、废弃砖瓦搭建花台,种植绿植,改善村容村貌,公众对绿色发展的认同度、参与度不断提升。实施生态环境提质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申报马花村委会森林抚育项目5000亩,帽角山、古底和禾头村委会核桃提质增效5000亩,完成紫茎泽兰清除500余亩,坚决防范有害外来物种入侵。2023年实施电烤房替代燃煤土烟房65座,完成平川中学、古底永和村地质灾害整治项目、完成农村厨房功能提升改造92户,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实施生态工程惠民行动。持续抓实国土绿化,不定期植绿补绿,十里柳树长廊、十里叶子花廊、十里雪松长廊、十里格桑花长廊、万亩退耕还林的“四廊一林”建设成效明显。抓实“百名林长”联系“百棵古树”活动,对镇内29个古树群和散生古树进行排查包保,定期巡护古树生长情况。2023年10月,朱苦拉古咖啡林成功入选全国百个最美古树群。



图文/徐小强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