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宾川】剪纸、刺绣、洞经音乐......来萂村,邂逅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萂村是个好地方,山美水美好风光,国富民强谱新篇,农村现代化......”近日,伴着一声声灵动婉转的大本曲弹唱,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在千年古村——大营镇萂村拉开序幕,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在萂村文昌宫内,洞经音乐队表演者们身着民族服饰,手拿二胡、三弦、笛子等乐器,在古老的建筑前整齐列队,随着表演者灵动的手指,圆润饱满的唱腔,一曲曲古朴典雅的洞经乐曲在文昌宫内久久回响,让人置身于音乐的海洋里。

由萂村非遗传承人自主创作的白族大本曲《绿美乡村靠大家》悠悠传来,表演者优美的嗓音,清脆婉转的三弦弹唱,将人们带入到萂村祥和安宁的绿美环境中,唱出了萂村人民的幸福生活,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在场的所有人陶醉其中,静静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传统手工艺展示区,只见非遗传承人们有的拿着剪刀,有的拿着绣花针,在手中上下翻飞,尽情展示着一门门古老的技艺。不一会儿功夫,一幅幅剪纸、一朵朵刺绣小花便展现在大家眼前。

“我今年72岁了,我从15岁开始学习剪纸,剪纸可以反映农村的生活气息,很有意思,我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出去,也希望有更多人走进来,一起把剪纸传承下去。”州级剪纸非遗传承人张志兰一边向游客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一边高兴地说。

展示台上一个个精美、灵动可爱的小物件整齐摆放,惟妙惟俏、栩栩如生的白族剪纸,针脚细密均匀、图案生动、色彩绚丽的白族刺绣,吸引着游客驻足询问、拍照、赞美。有的游客还穿上了民族服饰、拿起了针线,“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大家纷纷感叹“很精美”“白族文化真的很吸引人”“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古村落还感受到了白族文化的魅力”。

县级刺绣非遗传承人杨艺华:“我从16岁开始跟随爷爷学剪纸、刺绣,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也绣了很多的作品,刺绣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非遗文化,作为第五代刺绣传承人,我想把传统手工艺传给更多的人,让刺绣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大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之美,营造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图文/邓永凤 马晓燕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