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乔甸镇: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暮春时节的宾川县乔甸镇新庄村,漫山的三角梅正在热烈开放。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长征纪念馆,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感受乡村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近年来,宾川县乔甸镇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农业增收”思路,充分发挥当地新庄村红色文化和海稍鱼餐饮文化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融合发展新路,以乡村红色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乡村美、群众富的美丽画卷。


1936年4月21日,红六军团长征途经新庄村并在此休整一晚的历史,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红军村”。新庄村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于2016年成立宾川县红色海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设红军长征纪念馆,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新业态,乡村红色旅游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宾川县红色海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庄村党支部书记蒲国宏介绍说,从2016年红军长征纪念馆开馆到现在,村民从公司分红、务工收入高达600多万元,红色旅游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红色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力带动了新庄村及周边群众的发展致富,也不断改善新庄村的面貌。新庄村村民杨国菊,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她家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庄村开始发展红色旅游后,她积极入股公司,可以从公司获得一部分红利。同时,她家种植的葡萄、石榴等水果因为品质较好,也深受游客的喜爱。因为携带不方便,有些游客要求以快递的方式将水果邮寄到家里。杨国菊一家就此便走上了电商之路。2023年,她一家的电商销售额就达到了40多万元。
“自从旅游搞起来后,村里的卫生干净于整洁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都提升了!经济方面,我们种出的水果不管是葡萄、石榴、桔子,旅客喜欢的就和我们买,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交易,他们需要带走的,我们还能帮他们邮寄,把我们电商也带动起来啦!”杨国菊满心喜悦地说。



乡村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乔甸镇海稍鱼餐饮业的发展。到新庄村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品味美食海稍鱼,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标配”选择。目前,乔甸镇海稍鱼餐饮联合会的餐馆达24家,从业人员有200多人。2023年,海稍鱼餐饮业收入达2400多万元。


乔甸镇海稍鱼餐饮联合会会长安东化告诉记者,自从新庄村的旅游开发以来,游客逐渐增加,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食客。现在专门来到海稍新庄红军村旅游的客人很多。尤其是长假,游客增加好几倍,餐饮业实实在在受益。


风劲扬帆正当时。以新庄村的红色旅游为圆点,乔甸镇的文旅融合事业正朝着更广阔的前景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发窑洞酒店、半山酒店和海景酒店、美食一条街,打造一个能够容纳360多人的会务培训中心,还有其它更多的景点,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它做好。”说起今后的发展,宾川县红色海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庄红色党支部书记蒲国宏显得信心满满。
图文/安建雄 吴斌袁 胡雪梅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