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乔甸:“十字型”人民调解模式 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乔甸镇围绕当事各方利益诉求的焦点,探索出以综治办为交点,纵向分级调解三级联动,横向三方协调的“十字型”人民调解模式,及时化解群众矛盾,让各方当事人既解开“法结”,又化解“心结”,既有法度,又有温度。

“工资也拿不到,打电话老板也不接,我心里面有点难过。”今年2月初,农民工谷朝仙和一位老乡相邀来到乔甸镇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地打工,两个多月过去却没有拿到一分钱,多次和包工头讨薪未果,非常焦急 。小谷思来想去后,来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镇综治办和司法所联系,启动“十字型”人民调解模式的横向三方协调机制,组成三方工作组直接上门调解。通过晓之以法、动之以情的劝解,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由项目部代包工头支付小谷和工友的工资,事情圆满解决,小谷十分满意。

随着乔甸镇各种重点项目的实施,各种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仅2023年全镇共受理各类信访和矛盾纠纷234件,直、间接涉及人数1200多人。今年1—3月共发生矛盾纠纷57件。乔甸镇党委、政府正视问题,主动而为,积极探索人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探索出“十字型”调解模式。即横向由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公安参与,纵向由小组、村委会、镇三级开展,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助力,共同调解处置矛盾纠纷。

时下正值用水高峰,新庄村10多户群众与花椒山承包老板发生了用水纠纷,村组的调解员按照机制要求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但没有达成协议。海稍村委会调解主任孙义和根据机制介入到调解中,及时到新庄村调查用水纠纷的来龙去脉,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

村组两级调解都没有结果,镇综治办启动三级联动调解的纵向机制,于4月17日率领村委会调解主任、新庄村的调解员一起来到村组活动室,召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开展调解,历经4个小时的争辩说理,大家找到诉求的平衡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在情理法中,找到结合点,促使纠纷达成协议。同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弱势一方政策上的倾斜,或资金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让调解更有温度。”镇综治办主任杨凤峰说道。

“司法所就是起到法律这方面的支持,让每一件矛盾纠纷调处,从调解到协议书,到履行合同过程中不会存在违法的情况。” 乔甸司法所所长陈治光和乔甸派出所教导员杜家好分别介绍了调解中各自作用,“公安机关主要职责就是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事态进行管控。”

由于机制管用,落实得当,乔甸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23年全镇共受理自办、上级交办信访及矛盾纠纷234件,其中上级交办25件,办理完成24件,受理自办纠纷209件,调解成功201件。今年1—3月受理矛盾纠纷57件,调解成功52件。
图文/赵彬 陈波 李寅瑞 李钊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