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敬老院的幸福生活

在宾川县中心敬老院,住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三五成群地在休闲娱乐,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聊天,有的边散步边听着收音机里的小曲儿,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幸福。

李某云、李某雷两兄弟都是智力残疾,原来是分散供养特困对象,2023年母亲因病去世后,两兄弟为母亲的后事发愁,同时也担心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在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后,积极帮助两兄弟申请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用于处理母亲的后事。两兄弟处理完母亲后事以后,征得两人同意又将他们送到宾川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现在,李某云、李某雷两兄弟在敬老院衣食无忧,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渐渐适应敬老院的生活。工作人员问两人:“敬老院好不好!”兄弟两咧嘴一笑“好呢!吃得好、住的好,还有人一起打牌,还有人帮我们剪头发,看病。”

特困对象徐某琴,肢体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兄嫂忙于生产无暇顾及她,为了使她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在征得她同意后将她送到宾川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现在,徐某琴在敬老院里,随时都有工作人员照看,一日三餐营养丰富,日间还有同伴一起休闲娱乐。现在的徐某琴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宾川县中心敬老院,近年来投入200万余元,进行了提质改造,院内宿舍、食堂、电梯、花园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照料护理能力培训,提升他们的照料护理能力,为供养对象提供更好的照料服务。敬老院每周为集中供养人员制定营养丰富的菜单,为他们进行卫生清洁,定时换洗床上用品,对于生活不能自理和比较好动的人员,开展固定护理服务,定期联系医院安排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检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在工作人员的精细照料下,让集中供养人员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有了家的温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文/于纳宋 石砚池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