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提质促发展】@宾川人,快来看!这家公司获奖了!

5月23日,由宾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送的大理热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赛项目--《“蒜”你一个一一云南独蒜电商行业助农领跑者》,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欧亚杯”大理州选拔赛上荣获二等奖。

晏林英个人事迹简介

晏林英,女,汉族,1997年09月01日出生,云南大理宾川县人,大学本科学历。晏林英做出的成绩被国内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被州团委委任为兼职宾川委副书记,2021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南林业大学校级总决赛季军,2021年9月被共青团大理州委评为“大理州一县一星”,2022年7月被云南省总工会评为“优秀女创客奖”,荣获第六届云南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二等奖,登上今日头条、北青网、电商报和开屏新闻网展播“云南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2021年上榜“中国财富榜”近在咫尺的村庄期刊,2022年10月28日带着家乡的大蒜上央视《致富经》,并在“农行杯”第八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在宾川大理热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返乡创业的95后女大学生晏林英肩负“流量”重任,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大蒜远销全国各地,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公司在成立第一年网上销售获得开门红,创下了网络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单、销售额5000多万元的业绩。2022年总销售达7000余万元。店铺单量的猛涨和现有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也随之凸显,晏林英积极争取公司支持,建成了一个电商运营中心并改造了与电商相适应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为当地的年轻人提供办公设备和大蒜供应链服务,让年轻人自己干,利润甚至也可以让年轻人拿大头。本地的很多年轻人有运营的技术,但缺乏供应链基础,如果能够整合他们的能力,利用公司提供的服务,一起加入电商创业的大军,宾川的大蒜产业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2021年毕业前夕,晏林英带着自己创立的“大蒜电商”项目,从“造飞机、造火箭”等科技项目扎堆的大赛中脱颖而出,拿下了“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的校区大奖。获奖的当天下午,晏林英就从昆明赶回了宾川县的小乔甸村践行自己的承诺——毕业回村和父亲一起带着农户同发展、共富裕。“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好在拼多多的开店流程还比较简单。”晏林英说,网店开起来之后,因为不会运营,每天只能卖个三五单。于是晏林英又偷偷到昆明的电商公司打工,做了两个多月的运营助理。从电商公司“偷师”回来的她,逐渐摸索出了电商运营的门道,店铺的单量也慢慢有了起色,从每天三五单增长至4000多单,最多的一天,一共帮助合作社的村民卖出了15吨大蒜。2021年,宾川大蒜的电商行情持续走高,日均超过一万单,晏林英引进了当地第一条集大蒜分拣、封箱和贴标于一体的全自动流水线,单日可承载50吨的大蒜分拣任务,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中间的人工成本。

如今,在晏林英的电商带领下,公司形成了50人左右的小型团队,成立了电商部、采购部和行政部,每年约提供普工岗位18250人次,被评为“党建带团建+电商促青创”示范基地。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下,截至2021年10月,由于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00户,带动项目区域农户参与生产经营2000余户。成员种植果蔬面积5000余亩,带动农户种植面积10000余亩。合作社通过了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备案8832亩,通过了葡萄、柑桔、大蒜3个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热宝”、“热区宝贝”等商标。其中热宝果蔬被云南省农业厅认证为云南名牌农产品。2022年底,公司实现电商销售农产品6000余吨,销售总额达到7000万余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理热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宾川县热宝果蔬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1 亿元以上,实现利润 960万元,能带动清河社区村集体收入15-20万元,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图文/赵明鲜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