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村绘就幸福“新画卷”

新队村坐落在州城镇西面,是州城村委会辖区内的一个自然村,新队村为移民村,因1958年1月积极响应宾川县县委、县政府修建海稍水库的号召,由乔甸镇黑龙坡等村,搬迁至州城镇,并于1962年9月,成立新队村。近年来,新队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把新队村打造为新型文明村,全村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加强组织建设,营造文明氛围。始终注重班子建设,建好建强基层党支部。新队村设有一个党支部,11名党员,在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的同时,把乡风文明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明确乡风文明创建工作目标,制定措施计划,精心谋划工作,步步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树立群众反映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凝聚人心,不断增强组织号召力,提高创建活动的战斗力,营造乡风文明良好氛围。

深入思想教育,树立道德风尚。在文明建设中,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村民大会、走村入户、村广播大喇叭、宣传栏、宣传标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对村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涵盖党的方针政策、两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和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爱国卫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科普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全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文明素质。发挥“身边人”典型示范作用,以做新时代好公民为主线,加大优良传统美德的广泛传播。通过开展“法制宣传进万家”普法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近年来,全村无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的发生。

推行村民自治,倡导文明新风。坚持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新队村于2015年实施村民自治,成立以村组长为理事长,支部书记为监事会主任,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村领导小组,明确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职责分工并制定和完善各种村民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村务公开、民主议政等公开办事制度。自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充分发挥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村民的参与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形象意识不断强化,人人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客事从简,基本上实现了一般事务不出村,大事不出村,形成了邻里和睦、家庭和谐、互帮互助的良好村风。

实施惠民项目,净化美化乡村。自新队村成立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重视关心支持新队村的发展建设,先后统筹协调资金900万元为新队村进行田间沟路建设、村间道路硬化、移民广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全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实施新队村污水排污工程,村内埋设污水管1710米,修建污水检查井69个,安装了60立方米地埋式集成玻璃钢化缸,修建了1180平方米的污水净化池,有效解决了村民污水排放问题,改善了村庄昔日“污水横流、环境脏乱”的现象,大幅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全村无“脏、乱、差”现象,从村民每家门口到田间主要道路,条条水泥道路宽敞明亮,做到了设施全面化,场所美丽化,环境卫生化。

丰富精神活动,提升村民素质。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设移民广场,实施了墙体彩绘工程,绘制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墙和传统文化墙,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农民文艺宣传队的规模,不定期举办群众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使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立农家书屋,开展流动图书阅读活动,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提高全民阅读的积极性,村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丰富的活动让大家精神富足,让乡风文明。近年来,新队村聚众打麻将、打扑克等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广场舞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村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良好乡风浸润人心、引领向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文明新队绘就的幸福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带动全镇乡风文明建设,让“一枝独秀”变“百花齐放”。


来源/州城镇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