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到“助村”,他们在基层沃土中燃烧青春“卡路里”

宾川县金牛镇金甸村驻村工作队坚守初心,履职担当,从“驻村”到“助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用实际行动助农增收,用心用情做好群众的“服务队”“销售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串门子拉家常,先交朋友好做事

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派驻金甸村的大理州外事办和宾川县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队队员经常走村串寨,与村民喝茶聊天、“院坝夜谈”,不知不觉中,村民不再把他们当外来干部,而是看成自家人、老朋友,交流也由先前的拘谨转变为直率,时不时还开上几句玩笑。特别是在帮助部分村民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后,与村民的距离也进一步拉近了,关系更为融洽,为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打通了“绿色通道”。


抓党建强根本,组织强胜村兴旺

建强村党组织是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驻村第一书记紧紧围绕“驻村工作‘五项职责任务’清单”,坚持党建引领,找准职责定位,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小课堂”等为抓手,组织“书记院坝会”和“我为群众算笔账”等活动,积极做好政策宣讲,强化“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金甸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得到彰显,示范带领村民治村庄、促发展、抓收入,建设美丽家园,不断把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硬支撑”,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振兴”。


抓产业促发展,村民增收喜开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与灵魂,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是村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驻村以来,根据“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要求,结合金甸村特点,工作队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和电商培训,支持村民发展壮大葡萄、柑桔等产业。作为特色农产品,种植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卖得好。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农户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工作队立即行动起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运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型网络销售模式,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为农户寻销路渠道,拓宽销售市场。看到滞销的产品变成红票子,村民高兴感谢之余感概到:通过这次助销,我真正体会到了新型宣传模式下的销售速度、力度和广度,看来不认真学习新知识是不行了。产业发展了,村民增收了,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多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溢于言表。


做宣传鼓干劲,携手共赴振兴路

做好政策宣传是驻村工作队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为村民做了多期农产品、美食、为民办事服务、惠民富民政策等具有特色亮点的宣传报道,先后采写《金甸村标新立异发展“两果”产业》《返乡夫妻,成功的秘诀是“坚持”》《火龙果铺就“红火”致富路》《脱贫户“老魏”的养蜂甜蜜事业》《披荆斩棘 为民办事他们这样干》等30余条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得到多家媒体使用,有效推广了金甸水果、美食、蜂蜜等特色产品,为农户农产品销售搭建了桥梁。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政策,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村风民俗,发挥了对外宣传作用。


驻好村好助村,共同发力绘蓝图

工作队员认真遵守各项驻村纪律要求,沉下身心驻村,主动融入村“两委”,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顶烈日、冒酷暑,在滇中引水项目宾川段的两期征地中洒下了他们的汗水;走过田、趟过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出东家 、进西家,在动态监测排查帮扶中留下他们的身影;摆事实、讲道理,在一次次的矛盾纠纷调解现场还留有他们的声音;从一年一度的“两险”缴交到帮助农户追寻因受惊吓而跑散的驴子,从带头示范清垃圾到为村民追债务,他们从不认为是小事,总是认真细致做,一桩桩、一件件尽心尽力帮,不厌其烦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驻村工作队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组织者、实践者,只有做到“身心并驻”,才能做好驻村工作。作为金甸村驻村工作队员,他们真心为民、不负信任,沉下身子、埋头苦干,实现由“驻村”到“助村”、用“真心”换“振兴”的实效转变,用苦干、实干的态度、务实、踏实的作风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尽情燃烧青春“卡路里”。

图文/解洪宁 钱红东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