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 走鸡足山上山老路,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鸡足山  李文海/摄

随着鸡足山旅游环境的大大改善,从九莲寺、石梁桥、大士阁、解脱坡、玉龙瀑布到祝圣寺的登山线路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人们游鸡足山,要么是乘车直接从山门到石钟寺停车场,要么是从九莲寺到报恩寺,过石梁桥再到苍龙瀑布、空心古树,从旅游步道直接到祝圣寺。到鸡足山的次数实在记不清了,但回想起我最后一次走解脱坡到玉龙瀑布,再到祝圣寺的登山道路也是近20年的事了。那时,这条道路还是上鸡足山的主要登山线路之一,更是主要的上山马道。特别是沙址至祝圣寺的旅游公路建成后,几乎没有游客再走这条道。最近几年,偶尔会想到走走这条老路,但多方因素一直未能实现。

鸡足山报恩寺

龙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组织参加“重走霞客路·奋进新征程”职工徒步登鸡足山活动,我们组队参加登山,从鸡足山镇广场出发,一路你追我赶,我和树荣老师几位“老者”渐渐被甩在后面,几位年轻的会员只好陪着我们慢慢登山。刚过石梁桥,前方传来已经有多位登山选手到了终点祝圣寺,大家小憩后提议,不如改道先到大士阁,看看古老的合欢树和枸橙,再从解脱坡到观瀑亭,最后到祝圣寺。这正合我意。于是大家左转登上石阶,往大士阁进发。

十多分钟后,几株大伞状的古树覆盖下,重新修建的庙宇在绿树间隐约展现,树荣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古树就是大士阁合欢古树。

大士阁旧名三摩寺,坐落于鸡足山象鼻山前,传说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地方。据山志记载,大士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僧德海、德寿重修。上世纪60年代被毁。2008年,印信法师发心于旧址恢复重建。新建的大士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为中轴,辅以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客堂、五观堂、讲经楼、念佛堂、禅定院等,历时八年,于2016年建成。殿宇碧瓦朱甍,飞檐斗角,庄严典雅。堂舍融合白族民居建筑特色,照壁天井,粉墙壁画,木刻砖雕清新雅致,置身其间有入仙家琼阁之感。

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三次到过大士阁,并在《徐霞客游记》中记录了三次。第一次记录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四的游记中,当时徐霞客出游过西竺寺前看上山大道,忆进山时情形:“余前自报恩寺后渡溪分道,误循龙潭溪而上,不及过大士阁出此,而行李从此来。”(见《徐霞客游记校注》

寺前一些古老的合欢树和苍劲挺拔耸入云天的柏枝树,都是几百年的老树了,重新建寺的时候被完整地保护了下来。据说,在鸡足山,只有大士阁有合欢树。关于合欢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而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 

进入大士阁,大雄宝殿左右各有几棵枸橙,据说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大殿右边枸橙由三株组成,高5米多。大殿左边由三株四枝组成,高仅3米多,几株枸橙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翠绿的果实点缀在绿叶间,生机盎然。宾川在明代就有种植桔果的记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十一日,在悉檀寺,徐霞客对山中的各种植物果实和果脯作了品尝、记录和描写:“上午,赴复吾招,出茶果,皆异品......又有桂子,又有海棠子,皆所未见者。大抵迤西果品,吾地所有者皆有。”(见《徐霞客游记校注》

走出大士阁大门,右转有一条小道,树荣老师带领我们从这里上坡,跟随霞客老先生的足迹,继续“重走霞客路”,大约100多米就来到石梁桥经解脱坡到玉龙瀑布的老路上,并路而行。由于没有整修过,这条老路仍然是砂石土路,比较难走。走走停停,大家气喘吁吁,树荣老师告诉我们,出生在山下沙址村的他考取师范之前,每年不知多少次要爬这条路上山,找鸡枞、捡菌子、采细竹、编箩筐,维持生计。当时就想一定要努力学习考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不再艰难的奔波于这条山路。参加工作后也经常从这条路上山,可已经是上山游玩了。

不多时,树荣老师说前面就是解脱坡,关于解脱坡的传说和来历,他也说不清楚。我也是粗略的听说,在佛教传说中有一个叫解脱坡的地方,道路比较难行,最有名的就是峨眉山解脱坡,据说只有从这里开始坚持不懈地修行,努力追求内心的解脱,才能够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幸福。解脱坡代表信仰和智慧,激励人们认真做事,堂正做人,不断追求内心的解脱和超越,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这条路登鸡足山视角独到,金顶天柱峰在玉龙瀑布的衬托下更显得雄伟壮观,气势不凡。

前方就是观瀑亭,我们加快了脚步,急于去感受徐霞客笔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的玉龙瀑布。

 玉龙飞瀑  李文海/摄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张 玲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