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工作法”解开群众千千结 彝乡万民岁岁安

针对婚恋、水事、土地等纠纷频发易发,村落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特点,拉乌党委政府边想边干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摸、稳、化、跟四步工作法积极应对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疑难杂症,构建起连续5年无命案发生的良好综治环境,确保拉乌乡1万多群众平安和谐。

第一步抓排查摸底数


实施周调度机制,要求村委会每周召开网格员工作会,对辖区内本周的矛盾纠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摸排,特别是新发生的纠纷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及时上报给乡平安法治办;同时,乡平安法治办定期与检察院、公安系统、信访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特殊矛盾纠纷。通过内外两条信息通道,归结全乡每周纠纷情况。年初以来,全乡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44件,其中涉件邻里纠纷12件,山林水土纠纷15件,婚恋纠纷6件,交通事故纠纷2件,民间借贷债务纠纷2件,涉工程群工类纠纷7件。

第二步抓研判强稳控


实施月研判工作机制,由法治办牵头,组织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召开联席会议对所有摸排上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并按照风险高、中、低分类登记,对高中风险纠纷,首先乡村组三级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走访调查,在摸清摸透纠纷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在讲“理”上下功夫,开展情绪安抚、情感交流,与纠纷当事人建立联系方式,主动与其交朋友,让当事人找得到说理的地方和诉苦的对象;其次通过村组网格员、村内有威望的“老者”、当事人亲朋好友帮助做好劝解和信息收集上报工作,避免当事人情绪失控;另外,对于思想极端、行为偏执的重点对象,在说“法”上花力气,乡平安法治办积极协调司法、公安等力量介入开展法制教育,讲清法律后果,进行法律威慑。年初以来共计稳控重点婚恋纠纷4起,债务纠纷2起,邻里纠纷1起2人,各类重点人员35人次。

第三步集力量抓化解


根据研判结果,将矛盾纠纷按照难易程度分类统计并有针对性进行化解,对于当事双方争议不大的山林水土、口角等一般纠纷,法治办迅速组织村组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调处,及时进行化解;对于涉及群众多、供需矛盾突出的水事纠纷,法治办积极与专业部门联系,争取项目实施,并协助村组完善管理措施,激励村组自治活力,有效化解矛盾;对于矛盾积怨深、涉及面广、牵涉利益大、时间跨度大的疑难纠纷,则集中力量、多元联动,反复做工作的基础上,把握时机,找准诉求平衡点和突破口,恩威并施,多管齐下,临门一脚,踢开化解之门。如辖区2起久拖不决、发案风险高的跨州婚恋纠纷,乡党委政府组建化解工作专班,积极与外州县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共同商讨化解方案,同时集各方力量,法理结合做好当事人思想疏导,抓住时机完成化解。年初以来实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件,其中高风险婚恋纠纷6件,区域水事纠纷3起。

第四步抓服务解后忧


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于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案件,拉乌乡组织人员对当事人进行跟踪服务,实时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针对涉及纠纷化解后的弱势群体,积极协调救助政策,帮助发展生产,年初以来,共帮助纠纷当事人申报临时救助6人次,救助资金2万余元;针对婚恋纠纷当事人失去家庭、亲人、生产条件情况,积极帮助协调对接务工企业,为辖区内2名高风险对象提供务工需求,让其迅速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为5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争取政策支持,免费送医治疗,现病情已明显好转。

图文/赵彬 环帅

编辑/李晓春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