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宾川县科协、宾川县文化馆、力角镇党群服务中心携手走进米汤完小、力角中学,开展科普大篷车+“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系列活动,以互动体验、趣味展示为核心内容,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云南“文化兴滇”战略注入基层活力。千名师生沉浸式观看演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唢呐《慢慢品》中拉开帷幕,唢呐高亢嘹亮的旋律,引来学生们的阵阵喝彩,眼神紧紧锁在舞台中央的唢呐上;身着白族服饰的演员们跳起白族霸王鞭,彩鞭随着“左右甩”“上下击”的动作“啪啪”作响;本土歌手带来的独唱《春风十里》;歌舞《祝福祖国》的演员们身着红色盛装,台下师生纷纷拍手跟唱;深耕葫芦笙演奏多年的宾川本土非遗传承人手持葫芦笙,奏响葫芦笙独奏《串烧》……当宾川帽子哥打歌队队员们头戴缀有绒球的傈僳族帽子、身着彩色麻布服饰,踏着“三步一跺脚”的欢快节奏走向观众,一曲《党的光辉照傈僳》将活动彻底推向高潮。
在科普活动现场,同学们有序地驻足在各类科学体验装置旁:“这个会发光的小球怎么悬在空中呀?”“快来看!我的手一动,屏幕里的电流就跟着跑!”惊叹声、疑问声此起彼伏。有的同学踮着脚尖,鼻尖几乎碰到“静电发生器”的玻璃罩,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电荷跳动的瞬间;有的围在“光学迷宫”装置前,手握着小镜子反复调整角度,只为让光束穿过层层障碍,点亮终点的小灯;还有几个男生凑在“声驻波”演示仪旁,随着声波频率的变化,看着塑料小球在无形的“波浪”中上下跳动,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科协的工作人员则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地讲解原理,手把手指导操作,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在这一刻变得鲜活又有趣,悄悄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
此次活动以“科普+演出+互动”的方式,打破文化传播界限,既丰富了乡村校园的文化生活,更让本土传统文化从“道听途说”变为“亲身体验”,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根基,也为“文化兴滇”战略的基层实践增添了生动注脚。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