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科普】宾川:科技支撑兴产业 科普惠民促发展

“十四五”以来,宾川县科协在培育高原特色产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强化担当意识,主动作为,紧密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广泛组织动员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科协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科协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强势推进科技助力产业发展,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取得了实效,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56.7%。


创建“科技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深度融合

宾川县科协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协会、企业为纽带、专家工作站为桥梁,促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宾川合作,大力引进专家型人才,发挥专家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深度融合,通过传、帮、带,提高了各农技协会长、企业负责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乡土人才”的成长,为宾川水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注入了源头活水。

2015年以来,经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宾川县建设了6个“科技专家工作站”,分别是“宾川成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叶文才专家工作站”“宾川林丰商贸有限公司杨艳丽科技专家服务站”“宾川佳泓园艺责任有限公司沙毓沧科技专家服务站”“宾川县农技协联合会王世平专家工作站”“宾川县干热河谷区水果协会刘其宁专家工作站”“宾川县云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赵晓春专家工作站”。2021年10月,经中国农技协审核批准在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云南宾川葡萄科技小院”。2024年4月,经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立项挂牌运行,2025年5月,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审核批准成功晋级为国家级科技小院。6个专家工作站和2个科技小院以宾川县葡萄、柑桔、石榴、药材、滇橄榄等特色产业品质提升为目标,以栽培技术创新为主线,开展葡萄、柑桔、石榴、药材、滇橄榄等优良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创新,科技研究、实践与技术推广,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宾川水果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培育建设科普示范基地,让科普工作更“接地气、聚人气”

为持续推进农村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坚持科技赋能,厚植乡村振兴科技基础,服务“三农”,促进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县科协积极向上争取,培育建设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省科普示范基地4个,州级科普示范基地7个。以技术培训、推广、示范为主要手段,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人才。

目前,全县农技协、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致富“领头雁”,这些乡土人才积极参与到创办、领办农村特色产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行列中来,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全县农户进行“传、帮、带”,充分发挥“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引导示范效应,切实让科普示范基地起到了“点亮一盏灯,辐射一大片”的效果,达到了“科普惠农益民”的目的,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形成了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真正实现科技助力农户持续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宾川县科普信息化全域发力,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宾川县科协以第三轮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办公室协调作用,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融媒体中心等成员单位,以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聚焦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全面开展新媒体科普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对象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科技知识网络宣传活动,切实做好宾川县以葡萄、柑桔、石榴等高原特色产业的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通过科普信息化全域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全县水果产业发展的好帮手,有效提升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抓生产、提品质、稳增收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助力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宾川县科协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网络科普宣传,集中了全县葡萄、柑桔、石榴、贡菜等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得到群众公认的科技专家,以葡萄、柑桔、石榴、贡菜等作物生长周期为顺序,以农作物各个种植管理技术节点为主要内容,深入田间地头,将科技专家讲解的各个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录制成视频,成为群众急切盼望,能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科普资料。

同时,宾川县科协注册 了“宾川科普”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将经县级产业专家组审定后的葡萄、柑桔、石榴、贡菜等科普视频,以上述各种新媒体网络科普平台媒介进行发布和推广,直接指导全县葡萄、柑桔、石榴、贡菜等产业的种植管理。与此同时,这些新媒体平台也极大地推动了科普中国等科普宣传信息的落地生根,成为宾川县科协开展全域科普工作的坚实阵地。


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强化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

宾川县科协紧紧围绕《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月)、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主题科普活动为契机,深入乡镇、村、组和社区为公众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推动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跨越式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使全县乡村干部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电化教育网络,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农广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定期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2021年以来,95%以上的乡镇干部均接受了一至二次的科技培训,9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劳动力每年均接受了一至二次的科技培训。 二是积极开展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掌握1-2项适合再就业的生产技能,帮助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三是积极开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扎实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着力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增强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四是积极开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县委、县政府将现代科技知识课程列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主修课程之一,抓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五是推进社区科普惠民,聚力城市文明成果建设。科普志愿者、社区干部实时为居民们提供卫生常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健康养生、交通安全等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教育内容。为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社区科普惠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END

图文/罗建文

编辑/李蓉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