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拉乌乡:凝聚民族力量,盛放团结之花

广场上,一支身着彝族服饰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正在进行着表演,为首的男性举着一颗牛头骨,酣畅淋漓的跳动着,周围的舞者跟随着他的节奏,不断变化队形。这支来自宾川县拉乌乡的艺术表演队,所演出的正是极具拉乌特色的彝族舞蹈“闹春”。

拉乌乡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乡镇,聚居着汉、彝、白、苗、傈僳为主的五个民族,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2%。近年来,拉乌乡党委、乡政府以增进民族团结为宗旨,不断在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上推出新举措,积极带动学校、村落、企业等融入其中,让全乡各族人民似“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凝聚起民族力量、盛放出团结之花。

手拉手,舞动文化传承之姿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为助力这一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拉乌乡在舞蹈形式及内容上不断深入探索,逐步在辖区3所学校内建立起彝族“打歌”课间操,在村落中打造出12支民间艺术表演队,形成拉乌特色舞蹈8支、歌曲58首,并将歌曲编写成《布谷鸟—拉乌彝乡民歌小调集》。此外,还在学校探索实施青少年彝族文化传承培育工程,在学生自愿、家长支持的基础上,围绕彝族乐器、歌舞、刺绣、语言的学习,建立起彝族文化社团,并通过“1+X”模式,影响、带动同班同学,逐步推广、传播彝族文化。

强基础,浇筑民族团结之图

拉乌乡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契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在乡域内修建起民族文化广场11个、民族文化活动室25个,并实施彝族“打歌”抢救保护项目,开展打歌文化传承人培养和群众演员培训2期;其中,在箐门口村委会建造起占地6亩的民族团结广场和民族文化展览馆,投资23万元打造出核桃谷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并书写民族团结工作宣传标语、墙体彝族文化彩绘约300平方米,通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并增进全乡各族人民的“一家人”意识。

齐奋进,盛放民族团结之花

在拉乌乡党委、乡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云南山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宾川县碧岭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党员、群众、脱贫户等540余人参与贡菜种植及核桃加工,辐射带动全乡小春种植青笋2600余亩,并加速了本土核桃精加工产业链的发展,以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携手全乡各族人民走深走实“生态彝乡”“团结奋进”的发展之路。

图文/杨运政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