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彩凤村: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美丽村庄


彩凤自然村位于宾川县金牛镇彩凤村委会西部,鸡足山旅游公路从村旁经过,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45户1320人,党员35名,有基本农田740亩,山地4500余亩。彩凤村是开国中将赵镕将军的故乡,也是1936年红军长征过宾川时经过的村庄之一。近年来,彩凤村党支部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建中的引领作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发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美丽村庄。
围绕“党旗红”建强红色堡垒

着眼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村党支部建立完善“三会一课”、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着力把彩凤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群众重点学习赵镕将军戎马生涯的革命事迹和红军长征过宾川的战斗历史,带领党员群众共忆峥嵘岁月,学习和传承革命先烈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强大信仰力量,在传承革命薪火中,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积极为彩凤村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村党支部结合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组织党员积极投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带头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带头参与“三清洁”村容村貌整治等公益活动。发动党员开展爱心帮扶活动,用心用情解决村民急难愁盼,在党支部带动下,村里先后向村内2名患病困难家庭捐款29310元。
围绕“产业兴”发展特色经济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彩凤村党支部引导广大村民充分发挥彩凤光照充足、水利设施条件好、土壤肥沃等特点,大力发展水果特色产业,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邀请专家传授先进生产技术等措施,帮助广大农户增强学习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自觉性,减少种植中的盲目性,提高种植效益。在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村里16户61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到2021年,彩凤村种植石榴500亩,葡萄30亩、沃柑20亩、枣子20亩、甘蔗40亩、莴笋300亩(含套种),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年收益达310万元。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开展股份合作和服务创收,宣传动员村民流转山地2600余亩,建设“万亩柑桔园”,以“党建+项目带动”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围绕“底色亮”打造红色基地
赵镕将军故居建于清代末期,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青瓦屋顶,为二层重檐硬山顶建筑,建筑占地面积311.84平方米,建筑面积428.12平方米,距今约150多年。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现仅存正房和东厢房。2020年9月,赵镕故居被大理州人民政府批准为大理州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月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1年,宾川县启动了故居的修缮工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于2021年11月11日至2022年5月11日完成了故居修缮房屋修缮工作。与此同时,启动赵镕故居建筑群修复项目、赵镕纪念馆建设项目、红色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项目、党员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项目和红色文化氛围营造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把赵镕故居建设成对外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让赵镕将军的革命事迹和光荣传统在彩凤村代代传承、延续,将红色基因融入当地血脉。村里广大适龄青年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据统计,到目前彩凤自然村共有退役军人30余人,现役军人7人,彩凤村委会有“光荣之家”140余户。
围绕“乡村美”扮靓美丽村庄

村党支部抓住被大理州列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机遇,在县镇各级各部门支持帮助下,精心编制彩凤村村庄建设规划,启动实施赵镕故居核心区道路修缮项目、公厕建设项目、村间路灯建设项目和停车场建设项目、环卫设施建设项目、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和风貌整治改造等项目工程建设。按“红色美丽村庄”规划,2022年彩凤村计划完成1400万元的项目建设任务,到目前已争取项目资金1100万元启动了相关项目建设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将彩凤村打造成为红色元素突出、乡愁乡情浓郁的宜居、宜游村庄。
图文/沈洪斌 曹红缘 王 润 朱平花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