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身边人 做好当下事】“网格化”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宾川县金牛镇大新社区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通过健全完善村组户“三级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拓展社区治理覆盖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进了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

以“网格化”延伸社区管理触角

大新社区位于宾川县县城南面城郊结合部,辖3个自然村7个居民小组,有2587户7635人,有耕地面积3336亩。近年来社区紧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思路,针对辖区流动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基层现代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区划分为115个网格,配备一级网格长1名、网格员14名;二级网格长7名、网格员21名;三级网格长(户长)115名。将社区治理触角延伸到组到户,扩大了管理覆盖面,社区呈现户户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格局。

社区将农村客事办理纳入“三级网格”进行管理,在社区和各居民小组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规定除红白喜事外其它客事一律不准办理,并对菜品数量、桌数、每桌的价格作出规定。要求到社区盖章办事的居民首先与所在的居民小组签订“大新社区移风易俗客事办理承诺书”,在社区设立奖惩制度,定期对各居民小组红白理事会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客事简办扭转了社区群众多年来形成的大操大办陋习,3年来为群众节约办客资金200多万元。

大新社区七组有居民1400余人,实施“网格化”管理后,设置户长20人,每个户长负责15-18户居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管是疫苗接种还是重点地区排查,七组在2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整个小组的工作任务。

“成立三级网格太好了,以前做这样的工作我与支部书记至少要跑3天,现在只需2个小时就能完成,大大减轻了我们小组干部的工作压力。”七组组长刘如军从疫情防控工作中尝到了实施“网格化”管理带来的甜头。

以“网格化”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大新社区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社区建立了“两委”支部微信群、各小组居民微信群,在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微信群,每名户长在自己的网格区都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网格员当“群主”,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借助微信功能,实现各级户长与居民群众的良性互动,有效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居民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在群里第一时间反馈,并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网格化”管理成为基层党员干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民解难的新途径。

人往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实施“网格化”管理,让群众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既方便了各级网格员的工作,又密切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有效提高了社区解决问题的效率。针对群众提出的到河对岸耪庄稼每次都要绕道走很远的路、社区环境保洁工作量大等问题,社区经多方筹资在桑园河上架起一座钢制便桥,解决了居民由村中往返西边地的通道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社区每年投入3万余元资金用于聘用专职保洁员,每年对保洁员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保障了辖区日常保洁与河道清洁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社区投资6万余元对办公服务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规范了社区文化墙和宣传公示栏;将宾祥路淤堵多年的涵洞进行了清淤,解决了该涵洞多年无法放水的现状;及时清理官沟下段排污涵洞600余米,解决了村间排污问题。

大新社区聚焦社区现代化治理,走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之路,建立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通过凝聚共识,汇集众智,妥善解决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养老上学、低保、特困供养、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推动社区治理转型升级。2021年4月,大新社区被云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卫生村(2021年-2023年)”;2021年10月,被云南省民政厅列为“云南省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社区”。

图文/沈洪斌  辛汝山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