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树军:搬出大山圆梦小康


2017年底,李树军一家人同98户358名傈僳族和彝族为主的群众,从宾川县平川、钟英的7个地质灾害频发高寒贫困村搬迁到金牛镇彩凤村委会的尼萨村,在从山区到坝区的跨越中,他们一家人也同全村人一道实现了从贫困向小康的跨越。


搬得“暖心”


2017年7月,宾川县启动了总投资6842万元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齐备的尼萨村易地扶贫搬迁统建点工程项目。刚迁入尼萨村时群众思想散乱,李树军主动挑起易地扶贫搬迁理事会理事长的重担,为消除群众之间的隔阂,他与村“两委”成员、挂包单位、帮扶责任人一道,挨家挨户走访,向群众认真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耐心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坚定搬迁信心和决心,为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春节前,98户358名傈僳族和彝族群众搭上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这趟“列车”,顺利走出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山区。


住得“安心”


搬迁工作中,李树军主动当起了翻译,将国家的支农惠民政策、帮扶措施,用民族语言向群众进行宣传,推动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2018年5月,李树军被推选为尼萨村的村民组长。为维护好尼萨村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村里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了8个公益岗位,负责对绿化带的管护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帮助村民改掉陈规陋习引导搬迁群众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振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李树军带头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带领村民积极参加“三清洁”活动。在县镇村各级各部门的真情帮扶下,尼萨村医疗、教育、就业、住房、饮水和出行条件全面改善,2019年,95户贫困群众全面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部脱贫摘帽。


过得“舒心”


为让贫困群众不仅搬得出、住得下,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各级党委、政府从产业入手,在尼萨村统一规划种植经济林果358亩,其中石榴298亩、沃柑60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尼萨村实施“宾川县尼萨村柑桔石榴提质增效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农科员在不同农时节令,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传授柑桔、石榴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入南涧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建起占地8.4亩、总装机容量330kw农光互补项目;尼萨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集体养殖圈舍以股份形式入股企业共同发展老鹅养殖;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企业+农户”劳务输出模式,不断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



从高寒山区来到坝区,多数群众不懂水果种植技术,作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负责人,李树军带头向农科员学习,自己学会了就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在他的带动下,群众从不会到会,逐步掌握了柑桔、石榴的种植技术,增强了种植信心,随着技术的提升,群众的收入也逐年增加。2022年,石榴亩均产值达到4000元、柑桔亩均产值预计可达8000元,全村水果收入预计可达167.2万元。




“现在一年的收入比在老家10年的收入还多。在党的好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在农科员指导下,李树军一家精心管理着政府划给的4亩果树,农闲时夫妻俩还主动到县城及邻村打工,凭借自己干过供销社采购员的经验,他还在家中开起了小卖部,全家收入连续三年突破4万元,经济有了保障,李树军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尼萨村群众靠种植水果有了稳定的收入,全村务工人数达226人,全村每天平均务工人数在70人以上,按每人每天收入100元计算,全村年务工收入在210万元以上。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家家户户过上了幸福日子。短短5年时间,村里80%的农户购置了摩托车,全村小轿车、面包车数量已超过20辆。




2022年8月,李树军当选尼萨村党支部书记,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他以身作则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小事琐事做起,坚持公道处事、民主理事、按章办事,尽心尽职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村党支部围绕把尼萨村“打造成像郑家庄一样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目标,把民族团结写进村规民约,融入日常教育管理,营造“尼萨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搬出高寒山区实现千年梦想,“尼萨”是傈僳语“幸福”的意思,正如尼萨村的村名一样,尼萨村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幸福村。





2019年7月李树军被金牛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至2020年先后被州县两级评为“光荣脱贫户”,2022年8月被中共宾川县委、宾川县人民政府授予“宾川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19年12月,尼萨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1月先后被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五批“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9月被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评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傈僳族和彝族群众在交往中交融,在团结中奋进,携手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图文/沈洪斌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