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拉乌:小春种植全面铺开



金秋风景如画,大地一边褪去金灿灿的秋衣,一边不紧不慢的披上嫩绿色的新装,片片绿色在拉乌乡的农田山地间逐步铺开。

走进拉乌乡碧鸡村委会的农田间,农用器械的轰鸣与农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秋收与耕种正同步进行。

拉乌乡碧鸡大村村民
周祥
我家去年种植青笋、小葱一共3亩,卖了3万元。

在总结去年的收成分布后,今年的小春种植,周祥计划种植青笋1亩、小葱2亩、大蒜1亩。在一家人的忙碌下,小春作物的种植接近尾声,一颗颗饱含丰收希望的种子埋进土壤,允吸着大地给予的养分。

而在另一边,李树文家的青笋已长到了十多厘米高,他正端着一撮箕青笋苗,对田里一小部分长势弱和受病虫害影响的青笋进行替换。据李树文介绍,去年的小春季,他家栽种了0.5亩青笋,卖了五千多元钱,在尝到青笋种植的甜头之后,今年他将青笋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亩。


拉乌乡碧鸡大村村民
李树文
今年我家秋收得早,青笋移种得也相对较早,现在青笋已经进入了追肥期,家里养了12头猪,施肥基本都是用家里的农家肥。


在拉乌乡,像周祥、杨树文这样抢抓小春作物种植的农户并不在少数。在小春备耕期,拉乌乡及早落实各项科技措施,就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组织了科技培训5场次,培训700多人,并对经济作物种植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


拉乌乡党委书记
赵嵩
立足拉乌乡资源和区位特征,我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结合全乡广袤的林下资源,科学合理规划生产布局,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动林下青笋种植,以党支部为先导、合作社为桥梁,辐射带动全乡林下种植青笋1600余亩,2021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一线、增强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力度、推动实施农药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等,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图文/杨运政 米金春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