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宾川:“双减”减出学生“十八般武艺”


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宾川县教育体育部门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作为推动“双减”全面落实的有力抓手,结合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扎实抓好课后服务,学校乡村少年宫成为学生掌握“十八般武艺”的“快乐大本营”,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初夏,走进州城镇蹇街完小乡村少年宫:二胡室里,孩子们“推、拉、按、揉”奏出柔美抒情的乐曲;手工室里,“小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秀美画卷;舞蹈室里,孩子们伴着音乐节奏如彩蝶翩翩起舞;电子琴室里,孩子们指尖按下,悦耳音乐迸然而出;美术室、跆拳道室、书法室、棋艺室……学校特色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着。



“少年宫建于2016年,结合现在的‘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全校440名同学、24名教职工全部参与,共编制24个组。”蹇街完小校长谭家武介绍,学校少年宫共开设21个活动项目,成立有少年宫领导管理办公室,建立了《蹇街完小少年宫制度》,做到定职、定责、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二胡、刺绣等非遗民间艺术,学校采取外聘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教学。目前蹇街完小有学习二胡学生12名、刺绣23名,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我很喜欢刺绣,于是就报了手工小组,学习到了刺绣的很多知识。”蹇街完小六一班学生王燚娇说



据了解,宾川县目前共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1所,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项目学校都配备有专业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并严格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和德育课。建起了图书阅览室、音乐室、体育室、器乐室、舞蹈室、棋牌室、书法室、美术室等,配备了德育类(经典诵读教材、优秀影视光碟、经典文学)、艺术类(常用乐器、美术书法用品工具)、体育类(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实验类(标本制作工具)、棋牌类(象棋、围棋、跳棋)等器材。





结合“双减”政策,各项目学校将少年宫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社会爱心人士及社会团体为项目指导教师,开设国画、儿童画、手工制作、钢笔书法、轮滑、葫芦丝、啦啦操、珠心算、手鼓、吉他、围棋、语言艺术、武术、合唱、篮球、足球、游戏、阅读、科学实验等专业辅导班。乔甸镇初级中学将学校2亩闲置空地建设开心农场,利用校内大水塘因地制宜养鱼、捕鱼;平川完小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平川花灯纳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建设,购置了唢呐、二胡,师生齐动手用竹条编扎狮子、麒麟、白鹤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体验艺术的魅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双减’不仅减去了学生的负担,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减出了学生各显神通的‘十八班武艺’,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蹇街完小校长谭家武信心满满地说道。





图文/ 张义红 蒲玉莲 揭楚江 申志金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