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做快乐的引路人——为宾川三中建校五十周年而作

做快乐的引路人
——为宾川三中建校五十周年而作

   ○李竹林

从县教研室调整到宾川三中担任支部书记和校长,不知不觉已四年了。说实在的到宾川三中工作我还是犹豫的,并不是怕,而是听到的一则则“传说故事”让我听而生畏。而今,进入学校,面对着校园的逐年变化,看着充满自信、温暖,还有朝气的学生,接到家长一段段肯定和赞美的短信,老师毫无掩饰的肯定和相信,我觉得这四年“拼”得值。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是一种能使别人和自己都会变得美好的职业,校长更是如此,这也就坚定了我做快乐的引路人的决心和用心教育学生的信念。四年来是三中人团结拼搏的见证,也是三中人无畏风雨坚守纳溪河畔的幸福历程,在三中我学会了如何激励学生、如何激发老师、如何……在三中工作,快乐!

这种快乐来自每天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没有学生的幸福,也就谈不上老师的快乐。每送走一届学生,照完毕业照,举行完毕业典礼,给学生送上最后一句祝福“祝愿宾川三中的每位学子,健康成长,学业进步,全面发展”时,自己总感觉又完成了作为校长的一份使命,自然懂得如何去享受这种辛苦的校园生活。育人是一条体验的通道,是一种涅磐的再生,这样的过程当然是一种劳苦。可是回过头来,这也是生活、成长和升华的过程。以平常的心态踏踏实实地走稳每一步阶梯,教书育人的生活自然就在快乐中进行。

这种快乐来自能欣赏学生和老师。学校繁杂的工作确实会让人疲惫,但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无法用言语与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当真正体会到了与师生产生了这种真挚的情感时,便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闪光和友善的大部分特性,每个老师都特别地爱岗敬业,只是需要去发现。当看到师生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的笑容时,我总能发自内心地因此而快乐。

这种快乐来自懂得去从容而智慧的推进课堂改革。我提倡的是一种充满激情的高课堂,一种师生对等的课堂,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快乐的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喜爱课堂,让老师享受课堂。我们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型课堂总能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和善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去体验平凡中的伟大,平淡中的持久。让老师意识到课堂就是我们的生命舞台,在舞台上我门要尽情绽放教师的魅力。也用“有本事拿成绩说话、有能力看进步大小、有创新凭课堂改革、有修养见点滴言行”和教师们共勉,这样就不会产生工作焦虑和烦恼。

这种快乐来自改革创新的一点点的进步。三中的教学改革历来都是超前的,这是三中人敢为人先,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近四年改革力度更大,有着五十周年优秀办学历史的老学校更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也使我经常会处于一种风口浪尖、如履薄冰的状态。好在三中的老师都拥有一颗包容的心,特别是学校的班子领导和老教师总能经常为我分担和排忧解难。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环境非常宽松。当看到三中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时,看到学校改革的一点点的突破时,看到为年轻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和他们快速的成长时,我由衷地高兴。

这种快乐来自有幸和爱拼的三中人一起工作。我们倡导“同是三中人,皆怀三中情,立下三中志,共圆三中梦!”的育人情怀,坚持走“德育立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的道路,不断强化学生管理,注重学生品行教育,抓实学生一日常规,积极推行新课改下的“目标导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校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奠定了基础,逐步打开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正因为三中人五十年的坚守,宾川三中才有今天的长足发展。建校五十年来,可以欣慰地说,宾川三中果满枝头,桃李芬芳,已成为宾川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宾战略人才的摇篮。如果你了解三中的五十年发展史,就知道无论条件有多么艰难,工作如何苦,三中人总在拼,总在迎接每个机遇。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中,能不快乐吗?

四年,在一个人的生命当中不算很长,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因为它记载了我最快乐的时光和那些坚守纳溪河畔的教书育人的故事。

五十年,宾川三中肩负热区人民的希望,脚踏越析大地,翘首纳溪河畔,一路路豪歌之敢先与担当,一代代“拓荒开创,搬迁重建,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倾心坚守、创造繁荣”。而五十年的三中还很年轻,正在迅猛发展。今年三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晋升一级高中。作为三中人,我将一如继往地用爱感化学生,让师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还将会为三中的发展奋斗不息。让我们听着三中的校歌——《托起明天的朝阳》,为我们的三中祝福吧!

图文/李竹林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核/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