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敢想敢干】力角:“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捧上“铁饭碗”

在力角镇张家村委会广黄村沃土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片片新绿铺满了整个山坡,沿着山路往上,路旁全是挂满果实的沃柑树,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眼下,正是沃柑修枝梳果的关键时期,工人们穿梭在树林间忙着梳果、修剪果枝。来自米汤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家全夫妇2019年8月来到基地务工,夫妻俩管理着5000棵沃柑树,基地以每棵果树每年16元的管理费付给他们劳动报酬,一年下来,夫妻俩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李家全说,来合作社做活,参与管理果树,一年苦得到8万多块钱,日子好过了,生活也改善了。 相对于以前到处打零工,务工地点不固定,收入不稳定的李家全夫妇,现在有了固定工作,基地还提供住所,收入稳定,李家全很是感慨。 来自拉乌乡箐门口村的张雪斌夫妇,在基地务工已有两年了,合作社帮助他们协调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能和坝区的孩子们一起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感到十分满足。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基地负责人已经帮忙把学校联系好,孩子读书的后顾之忧解决了。现在我们两个都比较年轻,想好好的苦两年,培养一下孩子。”张雪斌自信的憧憬着未来。 沃土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廷亮告诉记者,确实做到了让他们安居乐业,来了能留下,能够让他们长期安心的、用心的种好管好这片果树。 宾川县沃土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1月,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力角镇张家村委会流转土地面积2300亩,建成规模连片的沃柑种植基地。基地采用家庭式务工管理模式,聘用43户家庭的劳动力在基地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余劳动力有11户。 李廷亮说,给他们的劳动报酬也不低,还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种、学会管,以后即使离开合作社,同样也有很好的谋生手段。 近年来,力角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采取有力举措,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合作社、扶持当地种植大户等形式,建成猫猫山金丰汇石榴基地、沃土农业专业合作社沃柑基地等规模化特色种植基地9个,流转土地总面积达27515亩。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三个规模较大的基地建立“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阵地之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力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富祥介绍,目前,三个“扶贫车间”有就业劳动力382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有32人,每月收入都不低于3000元。“扶贫车间”是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很好的政策和措施。下一步,镇党委、政府会积极对接更多的企业,申报更多的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稳定脱贫。 张 玲 白乘仲 吴洪彪 朱晓天/图文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