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松坪哨:醉倒在家门口








2021年10月4日,国庆假期,我们从昆明一路西行,回到平川镇松坪哨,观光学习宾川二中校友毛跃光生态基地和苹果园。



松坪哨位于宾川县东北方向,与鸡足山遥相对望,是平川镇、钟英乡、拉乌乡的“平川人”走向宾川,闯荡昆明,走出国门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有多少山乡子弟、文人墨客、风流人物,都曾经在这里歇脚,向内解乡愁,往外闯世界。不通公路之前,这里是“平川人”的驿站,在这里吃顿饭、住一晚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平川人”靠着脚板爬上四十五里箐,在这里休息后,翻越松坪哨垭口,冲下三十五里坡,“杀”进宾川城,奔向四面八方。回乡的时候,又沿着相反方向,回到家乡。




松坪哨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平川人,从这里走过的文人武将不计其数,他们中的佼佼者有清朝进士杨嘉栋、举人杨玉林、贡生丁体元,国民党中将师长、宾川二中创始人杨如轩……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如今,这里不仅是驻足休息,给爱车加水、加气的好地方,还成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平川镇大梭罗村人毛跃光成立了宾川毛氏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在此建起一个休闲园,养猪、养羊、养鸡,种核桃、种苹果、种蔬菜,为过往游客提供观光、美食一条龙农家乐服务。



进入深秋,昆明等地已日渐寒冷,但宾川坝子依然很热,气温在32度左右,松坪哨海拔比宾川坝子高,因此凉爽很多,是个避暑好地方。10月4日下午3点多,我们驱车到达时,这里已有五六桌客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在核桃树下乘凉、吃烧烤,边吃边说:“有山有水好地方,苹果好吃,烧烤好甩!”



毛跃光安排了一张桌子,请我们坐下喝茶,叫一个侄儿给我们端来一箩苹果,我很不客气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嘎嘣脆,水分足,甜中夹杂着一丝丝酸味,甜甜酸酸,好吃死了。随后,毛跃光让在平川中学上初一的小毛同学带领我们去苹果园摘苹果,他自己负责准备伙食,硬菜是重楼炖鸡。



沿着公路下坡走一两里,蓝天白云,松涛阵阵,鸟鸣虫叫,国庆花粉脸相迎。四十五里箐源头是松坪哨水库,箐两边种植着苹果,箐水叮叮咚咚、哗啦哗啦流向平川,奔向金沙江。真的是波连云岭,浪逐金沙好地方。拐过一道鲜花盛开的拐弯,一棵高大的核桃树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么高大的核桃树,有多少年了?在一边割草的山区汉子回答:“100多年了!”
毛跃光家的苹果地紧挨这棵核桃树,果树上结着密密麻麻的苹果,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有的红红火火,有的粉红粉红,少量苹果还有青色。地边种植着酸木瓜,它是酸木瓜火腿炖鸡必备食材。园中苹果主要是红富士,但由于所处位置、阳光照射、水利条件不同等原因,成熟得早的已经熟透,很好吃。成熟得晚一点的,还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吃,更晚的则要等到11月年底,被霜冻后更甜。






毛跃光说,松坪哨苹果不仅是上好的水果,还可以拿来酿酒,但出酒率很低,我们每人喝的几杯酒,相当于吃了10斤苹果。平川镇帽角山、松坪哨等村委会土地广袤,土壤肥沃,但受山区冷凉气候、交通等条件的影响,以前当地主要以玉米、洋芋种植为主,虽有种植中药材、苹果的农户,但一直都以散户种植为主,销售渠道不通畅,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宾川毛氏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合作社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松坪哨种苹果已有30多年历史,有的苹果树很高大、茂密,苹果产量高,味道好。通过几年的努力,帽角山、松坪哨等村已种植8000多亩苹果,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形成一定规模,抗滞销、低价等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在宾川毛氏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发展以中药材、苹果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毛跃光被云南省科技厅评为“山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国家“实用人才带头人”、大理州“创业扶贫好青年”、宾川县“勤劳致富带头人”等,并当选为政协宾川县第九届委员、大理州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未来,宾川毛氏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将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扩宽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化建设,关键是打好“松坪哨”这张名牌,带领更多群众种植苹果、中药材,走共同富裕道路。






回到休闲园,毛跃光和我们坐一桌吃饭,都是松坪哨美食,有重楼炖土鸡、排骨炖萝卜……喝的是他自己酿的苹果蒸馏酒,度数在50度左右,酒味浓,有回甜,好下口。边吃边聊,几杯酒下肚,似醉非醉,飘飘欲仙。醉倒在家门口,连古底也回不去了。
作者/丁 强
编辑/杨宏毅
配图/丁 强 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