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宾川】猛火中诞生的美味——白族生皮

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招牌菜和特色菜款待亲友、或犒劳自己。随着元旦春节的到来,又到了鸡足山镇白族同胞享用生皮的好时节。

一早,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南村杨成家正忙着宰杀养了许久的肥猪,犒劳自家一年的辛劳,并请来了叔叔杨绍深帮忙。

在白族地区,杀猪自然少不了生皮。杨绍深介绍,生皮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必须选用上等的“牙猪”(也就是公猪),然后将宰杀好的猪表皮烧至金黄,选取猪身上小部分表皮制作生皮。

杨绍深说:“生皮就是用来腌吃,这是我们白族的一个传统,腌吃生皮就是吃后腿进来开腰这里,因为这里吃的时候脆,比较软,比较好吃,其它那些咬不动,比较硬。”

生皮的食用,讲究新鲜、香脆。除选取上好的猪皮和掌握好火候外,切割生皮的大小也十分讲究。

杨绍深说:“吃生皮不能把肥肉带上,要把皮子切得细一点,匀净一点就可以腌制了,这样腌出来味道才好吃。”

食用生皮的习俗能够流传至今,也和炖梅腌制生皮有关。梅子是白族酸味的重要来源,炖煮而成的炖梅有着天然的果香,加入葱、姜、蒜等多种香料,便制成了腌制生皮的蘸水。炖梅的酸味可以抑制动物蛋白残留的腥味,味道的调和,更加衬托出炙烤猪皮的蕉香。杨绍深说:“我们用炖梅来腌制生皮,腌出来味道爽口。”

通常,白族同胞在制作生皮时,会切一小碗剁碎的猪肉里脊拼在盘中,皮子金黄,瘦肉粉嫩,配上蘸水,可谓活色生香。轻轻夹起三两块生皮浸入蘸水,和着汁水送入口中,慢慢咀嚼,绝对感觉不到平时生猪肉的腥味,感受到的只是满口的鲜嫩香脆。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茶开昀 高顺文

编辑/李丹

责编/王翠芳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