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拉乌:小春不“小” 延伸山区群众增收路




受到全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近年来,拉乌乡大春传统支柱产业——核桃产业颓势明显。拉乌乡党委、政府积极思变,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大春不足小春补”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小春作物,发展小春经济,为农户增收打开一条新路子。


三月春意渐浓,走在拉乌乡碧鸡村委会小村的田间道路上,一幅美丽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徐徐展开。路两旁的田里,一眼望去尽是长势正旺的小葱。村民田仁勇家正忙着拔葱、剪葱,一派繁忙景象。


据田仁勇介绍,以前在小春这一季他家只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近几年由于核桃价格下滑,影响了他们一家的收入, 所以田仁勇一家开始种植葱蒜、青笋等培育周期短、难度低、产量和效益较高的作物,为家庭增加收入。

拉乌乡碧鸡村委会小村村民 田仁勇
我家今年小春这季种了0.3亩莴笋,3亩分葱,莴笋卖了3000多元,分葱卖了20000多元。



这边的小葱售卖热火,那边的笋干正在加工。在拉乌村委会拉乌村吴星白家的院子中,放置着成堆的青笋。吴星白正在加紧加工贡菜,只见他拿起一棵青笋,修叶、削皮、划条、晾晒,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棵棵青笋逐渐变成长条。
据吴星白介绍,今年他家田地收入大概在18000元左右,仅小春这一季的收入,就占了田地收入的80%。

拉乌村委会拉乌村村民 吴星白
我家种了1亩莴笋,0.4亩小葱,仅这两项种植的收入就有15000元。

像田仁勇和吴星白这样在大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转而抓紧发展小春经济的农户不在少数。在农户有发展小春经济意愿的基础上,拉乌乡党委、政府也积极作为,多措并举为农户发展小春经济“保驾护航”,助力农户增收。

拉乌乡党委书记 赵嵩
加强科技培训,重点加强了青笋和葱蒜的培训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依托乡内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业的龙头企业,搞好销售;对强降雪做出预警,动员群众采取抢救措施。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小春经济已经成为拉乌乡农户田间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小春经济后续发展中,拉乌乡党委、政府还将继续办实事、出实招,做强小春产业,延伸群众增收致富路。

拉乌乡党委书记 赵嵩
今年,全乡种植青笋2600多亩,葱蒜2500多亩,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对产业培植方面的引导,切实做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产业发展的文章。
图文/陈若男 白乘仲 杨运政 李永松 王俊斯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