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平川镇:葱蒜产业写出增收“大文章”


三月春风暖,一丛丛小葱与大蒜交织成绿毯,金灿灿的油菜花点缀其中,风过之处,葱香阵阵、蒜味浓浓。此时正是葱蒜丰收之际,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他们熟练地拔葱蒜、挑选、捆绑,在各村道路上,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将一筐筐葱蒜运到各地市场......产业丰收背后,留下了平川镇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助农增收的印记。


1

近年来,平川镇厚植民生底色,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先行先试,实施了平川中型灌区、芹菜塘水库、沿江民族地区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康宁、罗九、平川、石岩等村委会积极发展葱蒜产业。目前,全镇葱蒜种植面积6500余亩,年产葱蒜1.7万吨,年产值5600万元。

在康宁村委会,困难群众李秀全正急得团团转。最近几天葱蒜的价格比较好,如果能抢抓时间、及时采收,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但是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每天只能采摘300多斤,如果再不采收的话,价格肯定又会有所波动。

康宁村党总支闻讯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帮助李秀全尽快抢收葱蒜。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有的拿着铁锹起小葱,有的撸起袖子摘蒜苔,有的抬着葱蒜在田间来回穿梭,装袋上车,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正在带领村“两委”干部采收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恩海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一辆辆满载葱蒜的车辆接连不断驶入葱蒜加工厂,工人们正在进行青葱清洗、挑拣、切段,为烘烤青葱作准备。大家分工合作,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一片繁忙的景象。平川镇持续做大做强葱蒜产业,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加工业,全镇建成葱蒜加工厂4个,每年加工销售葱蒜2500吨,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平川镇积极组织农户开展“一县一业”科技培训,通过“三农通”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生产信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病虫害、霜冻防控防范,为助农兴业办实事、出实招。截止目前,共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100余人次,指导农户700余户。提前加强辖区内芹菜塘、松坪哨、观音阁等4座水库、7个小库塘以及农户小水池、小水窖的蓄水工作,制定科学调水计划,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沟渠、引水管道的理清、修缮工作,确保生产用水合理高效利用。

“今年我种了2亩多大蒜,采了1000多公斤蒜苔,卖了2万多元,后期再销售蒜头,可以达到1.2万一亩的收益”。蒜农张雪峰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前期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学有效防治病虫、霜冻灾害,全力支持帮助农户做好农业生产,积极联系企业进行收购,今年葱蒜的市场价格比较好,产量也比较高,相信群众能卖个好价钱”。镇农业组组长朱赵勇倍感高兴。

下步工作中,平川镇将继续抓好大春生产,发展壮大经济作物,积极制定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人民群众产业兴旺,致富增收。

图文/杜春嘉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