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松坪哨的前世今生

松坪哨的前世今生


      •杨雄武•

松坪哨位于宾川县城通往平川镇的35里坡与40里箐交界处,乃平川通往外界的主要关隘。

哨,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军队、民兵等为警戒、侦查等任务而设的岗位。据此可知,松坪哨当为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毫无安全感的时代设立的重要哨所,是为平川地区(平川镇、钟英乡、原古底乡、拉乌乡广大地区人民的统称)提供警戒服务的重要场所。自松坪哨向平川方向行走,先后还有三哨、二哨、头哨,为传递战时信息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高效服务。

松坪哨建于何时,难以考证。可以肯定的是,自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以来,根据行政区划,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各行政区之间不但要有人员、物资信息的往来,还必须具备应急救援以及战时情报的传递。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过去人们谈虎色变的土匪,贼寇也从人们的生活里销声匿迹,哨所警戒、侦查的功能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为来往的车马、行人、物资提供歇脚之地。

自松坪哨建立以来,随着岁月的增长,有远见卓识的农户也纷纷搬迁至此处安家落户,具备经商头脑的商人更是不甘落后,到此建成马店、食堂等基础设施,做起生意,用以养家糊口。

这里是平川地区通往外界的重要隘口,自此走出的平川人,无论官商,亦不分贫富,至此,都要驻足留恋地回头看一看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福地,斗志昂扬地憧憬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地灵人杰的平川,尽管地处边疆之一隅,但也走出了民国要员杨希闵、杨如轩、丁怀瑾等名声显赫的官绅,亦造就了杨玉林、纳张元、高格等文化名流,也走出了无数有志于为国建功立业的优秀儿女。

在通公里之前,崇山峻岭的密林深处,都是一条条宛如细线的羊肠小道,人们进出,遭遇洪水、猛兽、毒蛇乃家常便饭。运送的各种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于此打尖歇息的客商可在此稍事休息,躲避狂风暴雨,毒蛇猛兽的侵害,亦可住宿、用餐,忙里偷闲地享受一下。但更多的普通百姓行至该地,因囊中羞涩,只好放下所负重物,立于尘土飞扬的道路旁,看着萧瑟的树木,待呼吸慢慢平稳后,自破旧的袋子中拿出饭团或粑粑,张开干裂略带血丝的嘴唇,啃食坚硬的饭团或粑粑,稍不留神,噎得脖子伸得老长老长,没办法,就着路边的溪流,蹲下疲惫的身子,捧起淡寡的清水喝上一饱,或匍匐在地,将头伸进浑浊的水坑喝上几口。待吃饱喝足,伸出粗糙的大手掌遮住刺向眼球的毒辣太阳,估摸一下时辰,重新担起货物,匆匆忙忙赶向远方。

后来修通了简易公路,来往的车辆极少,大都是运输货物的马车、拖拉机、解放牌汽车之类,穿行于高山峡谷间,一摇三晃,简直就像乌龟爬行,尽管只有60多公里,一趟行程下来,时常都是月亮白了。偶尔也会开通临时客车,即以解放牌货车代替,乘客买了车票以后,也没正点,只好三五成群地站在街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等待驾驶员发号施令。随着驾驶员一声高呼:到牛井的上车了。乘客就急匆匆地从车后面用钢筋焊成的小楼梯上爬到车厢里,因车少人多,乘客宛如一把竹筷笔直地插在车厢里,人挤人,人挨人,车辆上坡时,由于重力作用,整个车厢的人都往后仰,站在后车厢边沿的人要咬紧牙关,将前面的人往前推,不然,被人挤得呼吸困难,痛苦不堪。过了松坪哨,翻过垭口,车辆开始下坡,一但遇到刹车,整个车厢的人一起向前倾,站在前车厢边沿的乘客瞬间感到巨大的压力,一不小心,勒巴骨就啃在车厢的边沿,痛得尖叫。有经验的,一到下坡路段,赶紧将手放在汽车车厢边沿,随时准备用手将身子撑离车厢边沿,以免受伤。当时都是土路,冬春季节,风又大,气候又十分干燥,遇有汽车驶过,风一吹,加上汽车驶过的气流,尘土形成一条巨大的灰龙,跟随在汽车后面,真可谓遮天蔽日,恐怖至极。当车辆到达目的地(牛井或平川镇),全车人头上、脸上、身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相互一看,只剩两只乌黑的眼珠在转动,用手摸一下脸,都成了花脸猫,令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那时的松坪哨,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原石,虽然蓬头垢面,依然难掩其光彩夺目的气质。

斗转星移,花谢花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乡,平川通向外面的道路也从土路变成弹石路,继而变为柏油路,随着思想解放的日益深入,南来北往的客商,腔调各异的游人不断在山区小镇出现,平川人也跟随时代的步伐,走出大山,走进外面的精彩世界。

岁月如歌,偏僻的平川迎来太平盛世,松坪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看着绿色森林间往来穿梭的车流,跟着进进出出的行人,松坪哨周围的村民也渐渐盘算起如何搭乘新时代的快车,把自家出产农产品变为人们喜爱的商品,从而走上致富之路。

松坪哨四周的能人瞅准时机,充分利用当地植被优良、气候温和湿润的优势,大胆探索林下种植重楼、附子、白芨等中药材的路子。几年下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当地种植的中药材远销省城及周边省市。一时间,松坪哨声名鹊起,不但吸引了众多商人到此洽谈合作,也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公路沿线的农户也一马当先,将公路边的山地拿出来,大力发展苹果、梨、核桃等优质果品,极大地改善了周围的生态植被,也有不菲的经济收入。

春天,清晨,温暖的阳光从山顶斜斜地射进果园,直挺挺地插进泥土,让一株株苹果树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农户兴致勃勃地走进姹紫嫣红的果园,站在花枝招展的苹果树下,勤奋地抚弄着手里的农具,不畏艰辛地在地里劳作,像蜜蜂一样以勤劳的双手酿造属于自己的甜蜜生活。

几只灰黑的狗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苹果林间,弄得全身湿漉漉的,不时发出欢快的鸣叫。游人慕名而来,眼前漫山遍野,洁白无瑕的苹果花悄然绽放,淡淡的清香引来勤劳的蜜蜂往来穿梭,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

秋天,苹果花淡雅的芳香还未散尽,伴随瓜果的香甜,红彤彤的苹果就张开笑脸,从碧绿的枝叶间探出圆圆的脑袋,喜迎四方宾客。离果园还有些距离,苹果的香甜就往鼻孔里钻,仿佛无形的线牵引着你,不由自主地走进苹果园,走进大自然,走进蓝天白云间。随手摘下一个,仿佛娃娃脸般粉嫩的苹果拿在手里,都不知道要从哪里下口。

不多几年,松坪哨的糖心苹果以其甜脆爽口,个头适中,色泽鲜艳赢得全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每到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聚集于松坪哨,争相购买、销售松坪哨小苹果。

过去门可罗雀的松坪哨仿佛一夜之间,变成车水马龙的集市。来往的车辆都要在此停靠,或选购小苹果,或选购山货,或带点中药材。出售山货的村民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一边用憋足的普通话与客人交流,侃侃而谈,介绍自家农产品的特点、优势、味道,并随手递给客人一个小苹果,大大方方地说,先吃几口,尝尝味道怎么样,买不买都没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买卖双方的关系……

伴随平川至县城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车流、人流、物流的不断扩大,松坪哨周边的农产品也会搭上新时代的快车,走进全国千家万户,成为松坪哨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让广大群众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


作者/杨雄武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