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一)

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一)

本期作者:张橙子  郁东  闫建斌  王艳钧  风一样的男子  丁强  张树宏  安羽  义樽  宏毅  欧春荣  盛夏  董爱春  阿鹏

在此山野,有一种生活叫马花

   张橙子

在高山之巅

茂密的云南松正在列队

放飞着大片的林涛

鲜艳的大树杜鹃正在啼血

染出一幅山峰的巨型广告

在此山野,有一个山村叫马花

它是盐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

斑驳的苔痕上

仍有马蹄奔突的余响

在这里,生活不只有庄稼地里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处满山遍野的花

梨花桃花李花杏花

梅花苹果花映山红

春风一吹,它们就次第开始了歌唱

在此山野

登高而招,便山鸣谷应

乡村振兴在高山之巅起步

广阔大地,心事将被播发

雄山大水,梦想将被规划

但这里山深谷远

你喊不出布谷鸟的祈使句

你喊不出层层叠叠的蛙鸣

那么你来

种一坡花椒树吧

生活的滋味

酸甜苦辣麻

花椒的麻是隽永的至味

它不能被轻易替代或忽略

它,会留在记忆的舌根

在此山野

喜欢劳动的蜜蜂以瘦为美

扭动着吴越女子的细腰

小蝶也是肤白貌美的佳人

蹁跹着小河边淘来的白裙

到此,你亦是山川里的一只精灵

欢愉着春的蓬勃与轻盈

你将与夕阳共进退

与纷乱的世界相安无事

你将守着旖旎的田园,等待太阳初升

在这片小小的国土上

苦累,无法磨灭山里的风情

只要燃起丰收的篝火

必有一场仙乐飘飘的迷离

在此山野

打歌的叶笛声会唤醒对未来的憧憬

欢乐的舞步,将踏出夜色的美丽

阳光慰藉过的泥土与大地

惊喜将趟过厚重的年轮

激荡的心跳,将敲击四季的广袤

在这里感受生命的空灵

是农人的荣耀

也是乡村的宿命

在此山野

有一种生活叫马花

恬淡、古朴、灵秀、从容

你若有指点江山的愿望

那就植一波春色

来擘画群鸟鸣唱的群山

那就在花椒地边再种上一片樱花

来康养你的视线

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里土生土长的每一个人

适合用火塘熬煮生活

适合把椒浆火腿和椒浆酒

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借着三分醉意

说出你的雄心与壮志

在此山野

你可以成为土地的王

土豆开紫花

木瓜开红花

豌豆开蓝花

蚕豆开碎花

中药材开各种各样的花

你勤劳致富,开致富花

合作社是你的机制

生态环保是你的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你的驱动力

你想飞翔,有产业振兴的翅膀

在此山野

有一种生活叫马花

花椒的麻遇上土猪火腿的香

醇酒的甘遇上山风的纯

这里有蓝色的天空

这里有云雾的真相

这里有风清月白、牧歌温婉。这些

会否熄灭周遭的战火与纠缠

我不确定。但它能扛起

一件走向远方的事业

我不怀疑

山峦有巍峨的雄姿

雄鹰有高翔的呼啸

流云飘逸,山水如歌

蝉声与流岚交织

小溪潺潺流过田畴

羊群咀嚼空濛的细雨

风为蒲公英的种子送行

菌类飘香在农家的屋檐下

田野有晨昏的律动

四季有豆麦的荣枯

而你有种子的信仰

山青如黛,林海无边

汗水与智慧到达的地方

必定有事业兴旺,人间美满

在此山野

有一种生活叫马花

一马平川的马

花椒树的花

在马花,有一家

开发花椒产品的企业

叫一马平川

山里的人们,守着如画的江山

在这里,编织一个跃马扬鞭的梦

 

平川:高原栖息地(组诗)

郁 东

 

【】马花辞

沿路而开的花

在古道边

也在三月里

他们送走远行的古人

又迎来说故事的今人

 

花开,开在岁月里

也开在你和我的眼前

 

春鸟鸣,开

花椒花开

春雨来,开

樱花拉着杜鹃花开

春风吹,开

迎春花漫山遍野

小光山在花海中

有几分古典有几分现代

 

【】桃花记:这是谁的前生灿烂

 

01

你的灿烂,在唐寅的诗里

不,更早的时候

《诗经》里的桃花,在野

一马平川的马花,在村

不在高山上灿烂

只在人世间热闹

这颗红艳欲滴的心

站在枝头,一年年

让蜜蜂忘记归家

让春天绝代风华

让我开怀畅饮

 

02

藏在叶下的粉脸

是豪饮三杯时的

桃花色

是紫马黑汉的

好良心

也许此生,我最大的愿望

就是把你想象成

一片一片的桃花

用春风酿成酒

再亲手把你灌醉

让我们在马花

一醉不醒

 

03

她和他们的过往

都在桃花里

一朵一朵

说着前人的故事

 

是谁的前生灿烂

让桃花寂寞无主

与风月无关

我只读桃花诗

我拒绝桃色的言词

  

04

桃花灼灼桃花缘

明日桃花谁占先

今日百花在马花

马花树下说流年

 

05

让风告诉我

一湾又一湾的潭水里

谁咳出的血

谁滴落的泪

请放下手中的斧头

让一树一树的桃花

在窗前开放

在心里燃烧

 

06

春风吹,三月飞

枝头一片一片的花瓣

引来了一尾又一尾

新叶

 

最初的桃花都是有颜色的

寿桃也就成了最后的荣耀

 

【】马花:故乡的味道

 

历史里的故事

远行者背上的故乡

赶马人的汗

咸色的过往

古道上的马蹄

叠印成天空里的帆

鹰的翅膀

 

一座一座的山上

一滴一滴的汗水

一粒一粒花椒的模样

在岁月里悠长

叫姐姐的樱花

亲口喊着杜鹃的名字

妺妺的迎春花

一坡一坡开放

 

小光山

小光山

春天的花朵遍地流淌

歌声牵出青椒的味道

驻足平川的人

在悠长悠长的回味中

绵绵的舌尖上

都找到一个故乡

 

【】平川:高原栖息地

逶迤有马

云岭平川

走着走着,一代代赶马人

就把山踏平成故里

叫女子的马缨花

从山坡上下来

坐在马头上闪亮

细数一颗颗汗珠

从远行者的额头滑落

一条马道丈量千里彞山

嘀嗒的雨水刷新马蹄印

 

讲个故事吧——

叫平的门前

叫川的河流

叫村的平

叫镇的乡

樱花是姐妹

桃花是姐妹

花椒花就是姐妹中的姐妹

丛中笑的叫樱也叫桃

丛中笑的花椒叫姐姐

彝家人的衣裳是用马缨花绣的

彝家人的笑容是一朵朵马缨花

 

分不清古道上留下多少脚印

记住马花老人和孩子的笑声

春风追赶着山山岭岭

一阵又一阵跳进花的怀抱

轿子山虎头山牛角山五顶山

它们举着鲜花向小光山致敬

来平川玩把神秘吧

梦中的人梦中的马帮

梦中的马道梦中的调子

梦中的蒸椒腿梦中的煮椒鸡

今天是桌面上的松毛宴

品一口椒米,椒浆火腿

留住舌尖上悠长的回味

喝一口椒浆酒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读诗

每一个词都是火的形象

 

【】望故乡

在马缨花开放的千里彝山

每一滴摔在古道上的汗

都是一道亮光

在椒浆酒悠长悠长的回味里

我看见了我的故乡

 

【】拟余光中《乡愁四韵》兼寄马花

高一朵花,低一朵花

风中的惊喜都叫马花

给我一杯椒浆酒呀,椒浆酒

火一样的椒浆酒

火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

心里的故乡是母亲的温暖

 

上一朵花,下一朵花

日升月落都叫马花

给我一杯椒浆酒呀,椒浆酒

蜜一样的椒浆酒

蜜的味道是爱恋的味道

心里的乡亲是至爱的亲人

 

左一朵花,右一朵花

相逢时的幸福都叫马花

给我一杯椒浆酒呀,椒浆酒

花一样的椒浆酒

花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

马花的花是天下人的花

 

前一朵花,后一朵花

春风秋月都叫马花

给我一杯椒浆酒呀,椒浆酒

歌一样的椒浆酒

歌的声音是一马平川的声音

乡村的歌是幸福云南的宣言


总会在春天寻找到某些细小之物

闫建斌

 

在来时的路上

在离去的时间

我迷失在森林深处的孩子

茂密的丛林掩盖了她娇小的身影

 

梨花。春天的小女孩

白雪一样

紧挨一块嶙峋的石头坐着

飞鸟掠过天空

我额头上的蓝因此盛开

 

我珍藏的手帕印着春天的花纹

时光的海洋

打湿了我的眼眶

一道春天的雪花印

在时间的推移中渐渐褪色

行走的步子更加清晰

 

海螺一样的山路

弯弯曲曲

生活的小刀

暗刻出山峰的脉纹

 

我一直不曾停止向上攀缘

多少花朵正在有序的风中绽放

含苞的花蕾

惹得寂静的山岗笑出声

我们与时空握手 拥抱

继而匆匆离别


 

题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

王艳钧

 

骚人兴会诗仙谷,

一马平川雅韵居。

歌者唱哦家国梦,

麻王叠赋节操疏。

烟村醉在乡愁里,

美妹陷沦锦绣初。

云上踏青情正激,

椒浆酒趣令何如。


 

 

题平川庄园椒浆酒

风一样的男子

 

椒浆酒趣令何如?

地养天生入玉壶。

补益温中寒可散,

调谐五味痹当舒。

平川一马灵山气,

泰瑞同心锦绣图。

逸客骚人兴尽否,

方知恣饮浣尘俗。


梦游一马平川(外一首)

丁强

 

宾川

云南热土

中国果乡

 

平川

千年古镇

文武之乡

 

小光山

神秘地方

花椒飘香

 

兔年闰二月

首届诗歌节

楹联大王策化

麻王麻婆执行

赛文赢大奖

诗韵留芳

 

出发

奔向

一条山路弯又弯

一辆辆旅游车急转弯

一个个姑娘站两旁

一支支火腿挂房梁

一瓶瓶椒浆摆桌上

 

诗人兴会马花村

百灵鸟飞来把歌唱

山区贫穷今变脸

文旅结合作文章

 

山庄打开振兴路

好吃好在还好玩

我愿常做山庄客

白日梦回一马平川

 

观首届一马平川诗歌节有感

 

宾川兔年春色深,

一马平川赛诗文。

高朋云集松毛席,

麻王麻婆心里甜。

彝家山寨大号响,

唱歌朗诵诗流韵。

若问伙食哪里好?

火腿下酒马花村。


 

祝贺一马平川诗歌节圆满成功

张树宏

 

马缨花坪叫马花,

本有诗意气自华。

山青水秀灵杰地,

一马平川绽仙葩。


马花之恋

安羽

 

春风十里

也抵不上一场

麻酥酥的相遇

 

马缨花又开

诗与歌

都长出了翅膀

你和我

忍不住想要靠近

 

喝一碗椒桨酒

唱一曲花椒花

相爱的路上

纵使千山万壑

都化作一马平川


在云端

义樽   

 

真实的天空饱含磁性。羊肠小道把时间延伸

山花浪漫得不知所措,晃荡地抱住影子

镜面重复优美,很快回头在拐弯处

山村在诗人的虚幻里,互道三月的午安

鸟群从四面八方飞来,一些花儿变成蝴蝶

 

摁下身段,和青山绿水相看不厌

谱一曲亘古。在平川,俯视一马平川

男人和女人相遇,高吭的调子、委婉的山歌

唱响山河如此的辽阔,微笑在惯性中飘荡

他乡与故乡的物语情结,同样吸引着互诉的衷肠

 

远山迢水。云朵挥挥衣袖,就看见

松下童子

林间的琴声,袅绕松针倩影簇簇绿染

人们在苍茫的大地之间留白

孕肓着每一个有弹性的夜晚

饱含丰富。饱含生活每一个振兴的瞬间


 

马花不是花

宏毅

 

马花是花,

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

绝佳的柔软植被里

山花浪漫成箐箐梁梁  沟沟坎坎

杜鹃红得矫情

山茶开得奔放

樱花绽放灿烂

就连依附在树枝上生长的树衣

也被冠以“树花”之美名

以绝美佳肴的身份

登上了城里的大雅之堂

 

马花不是花

在热区宝地

在天府之国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以“一马平川”的名义

宣誓成山的翠绿

冠以“椒浆”的美名

或火腿

或美酒

或调料油

或化妆品

抢占了市场

登上了餐桌

钻进了卧室

麻翻了你的世界

 

马花

是大山中的“一马平川”

马花

是“一马平川”响当当的山脊

孕育的不仅是憨厚朴实

更是创新与执着

是麻王麻婆的坚实冲闯

更是大山精神的踏实与奔放


 

为宾川写封信

欧春荣

 

为宾川写封信

风儿做笔,把花园子描摹一遍

花就站在枝头笑

笑得大地回暖

春天把丰富的内涵藏在花蕊里

蜜蜂、蝴蝶觅一口花香

寻一丝甜蜜

顺便写在香甜的梦里

 

为宾川写封信

雨儿做笔,把大地抚摸一下

瓜果藏不住飘雪

金果果、银果果、红果果……朱苦拉……

装满五味瓶

载着七彩虹

梦便长了脚走进信封里

 

为宾川写封信

提笔忘词

四千年白羊古村醉入新梦

三千年丝绸古道瘦了西风

两千年鸡足古禅护佑了苍生

一千年越析古诏唤来吉祥

六百年州城古镇含着风情

一百年咖啡古树蕴出大计

寒来暑往磨了一川烟雨躲在一个“古”字里

 

为宾川写完信

妈妈装进满满的爱

爸爸装上深深的情

苍天做封面

大地做封底

日月盖上邮戳

白天黑夜一并邮寄

收信之后

晚上有明月来相照

白天有太阳温暖的怀抱

收信人的心里便长出一个春天


 

春分

盛 夏

 

清凌攀上早春舌尖

我赶在落日之前

把黑和白平分两半

一半埋葬过往寒冷的疼痛

一半荡漾着眉前即将开始的姹紫嫣红

 

取下拂尘  尽扫雾霾

绣出繁星点点

夜空从最初的黑变成墨蓝

扯缕阳光  激活

沉睡的土地  温暖的白

更加明媚

 

借一瓢思念已久的雨水

浇灌干涸的锄头

撒一把往秋的种子

甜蜜期盼  盎然

便饱满了春意


  

马花,记忆深处最美的乡愁

董爱春

近乡情更怯,无语泪阑珊。“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以诗的名义相约,当相聚的日子越来越近,相聚的梵音在心中响起,流年如丝,打马而过的光阴里,马花的山山水水又涌现在眼前。

马花,一直是我心中故乡最美的画卷。无论是那蜿蜒曲折的茶马古道,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像兰色妖姬一样宛若惊鸿的附子花,还是那令人牵肠挂肚香气扑鼻的火腿,红泥火炉土制的美酒,或是那品种繁多珍稀的野生菌,满山遍野香麻十里的花椒,以及那袅袅的炊烟,柔美的云霞,都带着一种令人倦恋的乡土味道。

行进在马花这熟悉的山水中,走在这个名叫小光山的茶马古道边,指尖的岁月盈动着一缕馨香曼妙,时光的案几上,马蹄声声不绝于耳,赶马汉子之歌久久地回荡在高山峡谷之中,那群皮肤黝黑膘悍的赶马汉子,赶着马帮走过一座座崇山峻岭、万千沟壑的传奇故事依然鲜活,留下的足迹清晰可见,传奇的故事犹如就发生在昨天,他们传唱的歌谣,依然还飘荡在山谷之间,漫长的岁月,漫长的古道,那些被赶马人打磨过的岁月,熠熠生辉。

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

人都是恋家的,故乡是生命的根。时光的这头,一个赶马人的后代,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放弃了县城的优越生活,回到故乡马花,引进优质花椒树苗,走上了种植花椒带领乡亲们致富之路,他立志要将马花变成能够策马平川的百木园、百果园。如今,平川、钟英、拉乌等多个乡镇的乡亲们都种上了花椒,走上了花椒、核桃、玫瑰、中药材、林下养殖等特色种养殖结合的致富之路。在他人带领下,“一马平川”的商标享誉中国,香麻半球。

当村里的花椒成熟之时,一串一串的花椒果,压得枝条低垂下来。像绿宝石一样的果,泛着绿光的叶,怎么看都看不够,还有,那散发在空气中的麻香,让人心心旷神怡。看着枝头上绿莹莹的花椒果,乡亲们都笑得合不拢嘴,更让乡亲们开心的是,“一马平川”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开始就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时又提供回购,收购价格还很高,看着一张张红红的钞票流进口袋,乡亲们心里乐开了花。花椒,美了乡亲们的生活。

听着马锅头走夷方的传奇,领略着花椒大王诠释的人生,跌宕了似水流年的情怀。马花,从人到物,再到近水远山,落日烟霞,都是一个个闪动的温暖画面。乡亲们的甜甜的笑脸,漫山遍野的繁花,都能在不经意间闯入心头,成为记忆深处的抹不去的乡愁。

一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被露珠打湿的青草味扑面而来,沁润心脾。不必说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缕缕轻雾,也不必说远近高低起伏的山峦,只说这田野的静谧和马花特有的沁人的香味,就已经让我深深地陶醉,它弥漫了我的周身,荡涤了我的心灵。

小光山最美的时刻莫过于清晨,站在那高高的峰顶上,有宛若置身仙境的感觉,四处白雾缭绕,薄薄的云萦绕在鲜花盛开的整个山间,宛如仙女舞动绫绡翩翩起舞,清新扑鼻的花香,鸟儿清脆的歌唱奏响新一天的开始,奏醒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走在马花这熟悉的土地上,没有了工作时的那种纷繁的忙碌和压力,没有了为日常生活琐事而烦恼的迷茫和无奈,那颗浮躁的心,经过故乡、故事和故人的洗礼后,竟变得如此放松,恬静、安然。或许,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乡村走入城市的漂泊者来说,心安处永远是在故乡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在无际的田野中,在儿时嬉戏玩乐的小河畔,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还有,那散发在空气中花椒的麻香…

一路风尘仆仆,心中对故乡的牵念从未消停,故乡,很远,也很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将故乡默念成诗,任时光流转,世事沧桑,那一份故乡的眷恋之情,永不淡去。因为故乡,所以花开似锦,因为故乡,所以叶落如诗。

在游子的心中,故乡是母亲额头上新添的白发,是父亲脊背上镌刻下的岁月风霜。故乡是一份温柔,是一指流年嫣然生香的明媚,是梦里的次第花开,是指尖岁月盈动着的一缕馨香曼妙,心中有故乡,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嚣;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生命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寸时光都要自己亲历,每一杯雨露都要自己亲尝。像花椒大王一样,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从城市走向故乡,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份让故乡人过上好日子的执著,有了这一份坚定,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

乡愁,是心灵深处一朵美丽的花。它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承载着游子的思念,而马花,更像是一朵阳光下的牵牛花,承载着游子对故土浓浓的眷恋和深情的牵挂,微风吹过,遥远的呼唤声传来,故乡,在唤你回家。


  

走在春天里的故事(散文诗组章)


  阿鹏

 

 1.在盐马古道:遇见苹果花开

 

一路轻车,我们穿行在三十五里坡四十五里箐的盐马古道上,一路浸泡在春天的欢声笑语中……

   

在松坪哨、李子园、 帽角山…这些不知听了千百遍的地理名词里穿梭,遇见苹果花,这是我的第一次,但与爱情无关。

   

这边一坡,那边一坡的苹果花开出了晚春的色彩,它们一簇簇,一树树占据了我的眼神触及处。

(苹果花,谁说爱了不容易,我说从此今后,忘了也不容易)

   

在满身沾满花粉间,我站成了花蕊,引来了蜂忙,引来了蝶恋。

(走入帽角山这方重峦叠嶂的翠屏中,我与蝶流连忘返)

几处山坳坳的烟火里,偶尔飘出很有分寸的几声鸡鸣狗吠,和着花开声,一粒一粒滴入了心房。

(这些年奔来忙去惹尘埃,一直想给自己约一段时光让自己脚步慢下来)

   

深山藏烟火,苹果花开处,我找到了给劳顿的心栖居之所。

   2.在四十五里箐:深藏着干净的烟火人间

一路赏苹果花,醉了自己,只是我不能入驻一朵花里。

(我也不可能问一路叫喳喳的喜鹊,或几只蹲在木瓜树枝头的乌鸦,这些苹果花倾国倾城地开放,为了谁)

在这陌生,却又充满梦幻般的空间里,我的视角触及到的已经超过了想象。

(春风送花香,溪水喷珠吐玉,山林餘清气,房舍缀其间,这样的日子怎能苟且度过)

   

四十五里箐,有松坪哨、三哨、二哨、头哨,顺着下行的方向,如线穿珠,将春天的美色连接为一体,

(这是盐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四十五里箐之长,我们一行人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小憩)

在鸟语花香中,已经忘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跟着我们,还是我们跟着羊群,一次次淹没在林之海,淹没在花之海……

而久在喧嚣尘世里的我们,春归心田,烦恼消除,快乐在飞翔!

(或许,梦寐中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

   

在松坪哨,读山,我读出了山的巍峨,读出了一条盐马古道承载起一个民族的厚重苍生更始;读水,我读出白云苍狗,白驹过隙,以清静心看世界,人间最美是清欢。

(听,潺潺流淌的溪水送来的回音中,那一曲写尽了人间悲欢离合的《赶马调》,从盐马古道的尽头飘来,只是场景变换之间已是匆匆千年)

   

而风雨千年之后,一朝日月,换了人间。

我们在一棵苹果树下,与围满桌的老乡穿过历史,在《赶马调》里,一段段揭开这条神秘古道的古朴。

   

在这村村落落里,老乡们的日子如苹果花,开在了枝头。

一曲《赶马调》,他们可以信口开唱,把富裕的生活唱成了高山流水,流长深远。

   

酒过三巡,菜品山珍,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样本。

(一堆篝火熊熊燃烧,在跺地有声激情“打歌”和对唱声中他们分明是在给我们上演了一部赶马人创造的烟火人间有天堂的创造史)

   

月亮爬上了半坡,葫芦丝的妙曼的音符在夜空中流淌,我们走向了盐马古道的另一个村落……

(只是,这一程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

   3.在平川:与一盘凉粉坐一会

正午的阳光懒懒散散穿过头顶,我在一把太阳伞下,找了一个安顿风尘仆仆的脚步的借口。

(其实,只为不逃过邂逅一次舌尖上的美味)

   

卖凉粉女子好像心里装满了春天,小曲哼哼唧唧,泄露了太阳伞下的风情。

(在翻翻炒炒中,她向我介绍了这盘凉粉的历史)

你看,你看,她仿佛是在翻炒历史,油炸一盘春光,只为让我品尝。

(只是,一盘凉粉,传递出白云底下,这方土地厚重无比的气息)

   

有味人间,穿过舌尖朵朵味蕾,一品裹腹,我知足人生。

(左侧,一条蹄迹斑驳的盐马古道承托着赶马人的身子,一路延伸到云雾深锁的远方)

一盘凉粉,丰富了文化内涵。

(苍生百态,人若蝼蚁,喜怒哀乐为生,酸甜苦辣为活)

   

在视角的冲击中,味蕾苏醒,体内流火共鸣,我读出了这片土地,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内在气质,一蓑风雨任平生,淡然一点,随遇而安的心境和生活情怀。

   

一盘凉粉,遣散了盘桓在额头的一抹时光苍凉。

一块凉粉,是一块难以名状的柔,在我细品慢咽之后抵达心房!

  4.在古戏台:听一碟花灯小调

一条古街横穿古镇而过,连接起这片深山厚土的昨天和今天。

(商铺,门坊、楼阁、门楼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外,旧貌换了新颜)

不知修旧如旧了多少次的几处古宅还在,留给我查证的是古墙、古砖、古瓦、古桌、古凳、古磨、古井……汇聚成一部古老的生活故事,让我依然看到了古镇的前世今生。

 

这本来就是一方淳朴的土地,经历了沧桑,屋檐下挂着的火腿、腊肠,土缸里的泡梨,瓦罐里的糖渣……还在散发着最古朴、最生态的生活原味。

(只是在一条青石板路上穿街走巷,如我匆匆而来一样,我匆匆触及不到它最初的苍凉)

 

都说,世事如书,人生如戏。

(那么,戏台是一方水土的历史风雨永远洗刷不掉的文化徽记了)

(因为戏台,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体,更是多元文化碰撞的展台)

 

盐马古道上,观音阁下的古戏台还在。

只是,除了春节和二月十九观音会,它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选择了静默,曾经的滇歌、棘曲、花灯、小调齐声和的景象,已经留存入了青苔的记忆里。

(此时,它忘记了时光在流逝,而我忘记了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我把心情端坐在戏台之下,在三柱清香的缭绕中,整个身心融入了《小赶马》《十二月里采花》《绣肚兜》《十二杯酒》《包二接姐姐》《半夜寒鸡》《太平年》《走茶山》《玉郎》《采花调》《竹林捡子》《赵三王怕老婆》……这些充满乡土之声的音符里。

(而一碟乡音土语,让我记住了汉族民间叙事长诗《赶马调》的根在哪里)

(一方古戏台,如同历史靠岸的码头,见证着世事的沧桑与从容)

我把穿越时光的心停靠在一碟花灯小调里,度过了一个午后。

 

我知道:这方古戏台,它心中有一条河,涌流着精神生产的文化和艺术,生生不息……

(古人有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落日的余晖轻轻洒落在戏台上,洒落在我的额头,我轻轻合上了经卷一样,合上了这一碟盐马时光,走出了苍黄的记忆。

   5.在盘谷:喝一壶烤茶

这是尾春,麦子熟了,蚕豆熟了。

一路而来,穿田绕坝,杨柳穿衣,婀婀娜娜十里。

 

一群孩子,看着他们在灼热的灰烬里刨出烧熟的蚕豆和麦子,那香、那味、那快乐的神情,一样勾起了我的童年往事。

(只是,也是知非之年,我回不到童年)

 

我们遇见了种柳人,他引领着到寿泉喝茶。

(几羽鸽哨显得很悠闲,写意地流过头顶)

 

寿泉,像一眼明眸镶嵌在盘谷村口。

几位古稀老者在一起喝茶,一边翻晒着旧时光。

(我踩着不惊岁月,也不惹尘埃的脚步,在寿泉亭的一个角落听他们摆古)

一条盐马古道、一坝子的故事与传说,被几位老者从上古说到了今天。

在烤茶的云遮雾绕的氲氤中,一杯微醺,他们把话题遣散在殊途同归的人间。

 

岁月青岚,寿泉心影,我的心灵和舌尖与几位老者一起行走,穿梭时光。

寿泉水滴滴甘冽清凉,洇进了血脉,嵌入了骨髓。

(所谓寿泉,水浅不深,但源远流长,流淌进这方长寿之村的历史和文化里)

回眸,我把自己走过的脚步看一遍,不叹倥偬流岁月。

偈语,这一节,成了最美的风景。


 



本期作者/张橙子  郁东  闫建斌  王艳钧  风一样的男子  丁强  张树宏  安羽  义樽  宏毅  欧春荣  盛夏  董爱春  阿鹏

编辑/杨宏毅

配图/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