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三)

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三)

    2023年4月4日

本期作者:杨春山 杨秀萍 茶山青  陈开举 安羽 张橙子 山茶蛋蛋 环建琼 云梦 璨蓝 盛夏 老骥 刘志新 杨雄武 李江娇 张树宏 王艳钧 周家林 风一样的男子 王华良 江静龙

平川辞

   ●杨春山


为《诗经》中灼灼其华的桃花而来

为《楚辞》中千年飘香的椒浆而来

三月的春风无处不在

引出一场鲜花与诗歌的盛宴


崎岖山路

蜿蜒出澄澈的碧水蓝天

青松苍翠

支撑着淳朴的烟火人间


在一马平川庄园

彝家儿女捧出陈年的美酒

用盛装与歌舞

不经意就醉倒了整个春天


在平川   在马花   在小光山

我在漫山的花丛中寻觅诗意

在平川   在马花   在小光山

我在浓密的绿荫中采撷灵感


一些关于春天的词汇聚集

就会让内心变得从容温暖

一粒小小的花椒

就把贫困的影子逐渐驱散


泰瑞公司   “麻王”洪泰

用一颗赤子之心和质朴的情怀

把遍野的青花椒

栽种成传奇的诗行扎根在小光山


在我的认知里

花椒只能提供味蕾的诱惑

在马花   它却化身为琳琅满目的产品

走出了青椒产业的一马平川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让我们畅饮着醇厚的美酒

用艰辛的奋斗与拼搏

吹响小光山乡村振兴的号角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让我们品尝着飘香的火腿

用诚挚的希冀与祝愿

赞颂马花彝乡璀璨的明天

致马花

●杨秀萍


大山,层峦叠嶂

山路,又弯又长

蜿蜒山道上的乱石嶙峋

悬崖峭壁上的沟沟坎坎

乱窜的荒风野水

零落的山里人家

诉说着这片红土地的沧桑

这便是,儿时我对马花最初的印象


四十几年的改革开放

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个叫李洪泰的有志青年

在马花播种下发家致富的梦想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开始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随着精准扶贫的成功实施

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

他带领着乡亲们耕耘希望

花椒、核桃、玫瑰、中药材

以种、养为主导的农业产业

成就了“一马平川”庄园

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椒大王


马花再不是当年的穷乡僻壤

云南泰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宾川泰鑫种养专业合作社

先后落地马花小光山

这里有了水泥路,有了淋浴房

也有了丝丝柔肠

这里有了美丽的樱花树

有了宽敞的山村广场

也有了五彩斑斓

这里有宁静,有肃穆

也有了宽广安详

这里有丰收,有希望

也有了诗花流韵,欢歌飘荡

诗歌庄园在这里诞生

乡村特色旅游的雏形已经初具模样


马花,你从洪荒走来

你星移斗转,历经沧桑

红土地厚实而无边的慈爱

把马花的山山水水滋养

赋予马花人思变的力量

乡村振兴的号角

让马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马平川”作物园的建成

必将让“马花”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由此,诗不再平淡无奇(外二首)

●茶山青

思想境界内的宾川里平川


宾川里的平川

几十年前的耳闻闪电一样

稍纵即逝瞬间

也带几个雷滚过心海

映像入魂深远

从祥云西北那面飞起

遗憾没目睹过

想起的时候尽是想象奔腾

白马王子鞭子一挥

打马驰骋百里

由平坝这头跑向那头

去见想念的姑娘

骏马一路飞奔

蹄下没有尘土飞扬

马到姑娘身旁

蹄上散发着芳香和云絮

身后绿绿花花一直长到天边


三月二十五日子好

有麻王摇旗呐喊诗人走平川

可以一睹真情

遥想过的一马平川

那马就是天马

踏起的一路草波水浪

落下来坝子小

起起伏伏是大山连大山

平顶流山买你岭岗

哨房大,大梁子

仰天窝梁子、老熊窝梁子

磨刀石山罗锅山

羊湾子坪…最高的五顶山

海拔三千一百五十八

山这边,宾川东北

那边,祥云西北米甸

五顶山站立在两县的交界上

宾川青山绿洲上大王小王


宾川出王,庙有大王庙

山有鸡足山,神州十大佛山

青青鸡足山代表一方

人,一个个成王

各选择一山一平川一角落

背负青天白云太阳

面向大地瞅准时机发力

把土石里深藏不露的青枝绿叶

藤藤蔓蔓提出来

揪出来迎着热风摇曳招展

惹得星辰夜半下凡

潜入笑开怀的花慈里

让宾川坝子荒山

变得有姿有色千般百味纷呈

亲爱的,来宾川小心点

别瞧不起戴草帽的

说不定取下半新不旧草帽

就是赫赫有名站在面前的大王


你常诉说小时候日子苦

来到宾川你尝尝甜

找冰糖桔大王

找椪柑王、沃柑王葡萄黑提王

软籽石榴王芒果王

火龙果王西瓜王

你想让从前酸日子回味甜

找橄榄王,美美巾帼

统领一山金花花

收获美滋滋翡翠情人果

乒乓球一样大小

吃一个润心润肺回甜无限

尝过甜的酸的转身

想来点刺激的

去平川花椒箐找李洪泰

他跟丘北打亲家

让一些平淡生活过过麻辣瘾

冬吃火锅,吃煮牛肉片

放一勺花椒辣子面

吃得冒大汗叫安逸,叫太爽

由此,诗不再平淡无奇


相信此诗不同寻常

它不再属于平淡无奇类型

诗句起起伏伏

起是青山叠叠座座高

伏是条条箐深

其中一条更加与众不同

不是李子箐木瓜箐

是罕见花椒箐

平川的,不是下庄的

下庄,我家乡

有条花椒箐没一片花椒叶


平川花椒箐入诗来

由此,有诗不再平淡无奇

诗有色,红红绿绿

红是花椒果颗粒

别小瞧颗颗小东西,小意思

可不是微不足道

天性跟红颜美女一样

笑一笑,麻醉麻翻英雄汉

何况密密麻麻鲜红

扎堆挤满树树枝枝桠桠

麻劲十足绿叶下

有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尖刀兵

谁冒进扎谁血心

告诉读诗人,花椒虽小

只要有量,量到位

养成气候照样赢得一片天下

种椒人同样称王

诗有味,亲爱的读诗

不再一味甜言蜜语

或酸不拉芨或苦海无边

可以读出麻味来

读,如吃重庆火锅

如吃麻婆豆腐

麻得过瘾,辣得过瘾

发热,面红耳赤

让我看见麻辣青春无限美


一马平川是个美丽的地方外一首)

●陈开举


啊!一马平川

你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 

心想着

心想着 

走近一马平川

看一看一马平川的美景

听一听骏马的嘶鸣。

山路弯了又弯 

山峰转了又转

终于到了一马平川。


啊!一马平川

原来你是一个大山里的庄园

原来你是一卷创业的史诗

原来你是一个响亮的品牌。

啊!一马平川

你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要不然一马平川的椒浆火腿

怎会那么令人嘴馋 

要不然一马平川的椒浆酒

怎会那么的醉人


啊!一马平川

你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要不然诗怎会在这里流淌

要不然歌怎会在这里飞翔


啊!一马平川

花在这里绽放

非遗在这里传承和发扬

事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麻婆和麻王的故事还没讲完。


啊!一马平川

就是美丽的地方。

爱在一马平川


山路弯弯

涧水常常

山外的经济飞速发展

山外的文明仍在呼唤

大山的儿子

你曾多少次背井离乡

你曾多少次恋乡而回还

多少次的冲动

因为心是热的

多少次的苦恼

因为创业的坚难

倔犟   倔犟着

还是和大山犟

发展着  发展着

还是靠大山发展

我们不再背井离乡

任山外怎么呼唤

我爱我的一马平川

多少诗流进一马平川

马樱花又在熊熊绽放


去马花(外一首)


安羽

 

是谁,给我捎来讯息

白云欢畅的彝山

马缨花又被山风

醉成一片不羁的灿烂

彝家阿妹的歌声啊

流淌成一条多情的小溪

把我的梦境

浇淋成湿漉漉的向往

 

还等什么呢

马蹄声已被春风鞭打

向着一坛椒浆陈酿

放开粗犷的歌喉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仰天长啸

做一次自己的王

 

让我忘了尘世的卑微吧

让我逃出那高楼的阴影

去马花,去马花

我要枕着连绵起伏的松涛

看索玛花开在春天的眉心

然后用颤抖的眼神

把阿妹的歌声拥揽入怀

 

在马花,与一朵云对饮

 

趁春光正好

把一座山踩在脚下

在马花的山巅

我与一朵云平起平坐

举杯对饮

 

你说,干了吧

我一仰头

便豪饮一大杯

澄澈的天空

 

来时的路

都化作了七彩的云

我放开双手

让心长出翅膀

大地那么辽阔

终究还是大不过

一只沉默的酒杯


小光山,留在旧家乡的记忆

张橙子


小光山,是旧家乡的云雾之地

四十多年前,老实敦厚的家兄扛着行李

和一张饥饿的嘴,到这里讨过生活

那时稀有的肥猪和牛羊,竟然在山里游走

那时坝区里找不到的洋芋、荞麦和芒菁萝卜

竟然在鸟声缭绕的林间空地上蓬勃生长


兄长和他的伙伴们用比人还高的枪锯

对付小光山粗壮的树木(改板)

收获太丰盛了:仰气吃的洋芋饭

能盖住碗边的老腊肉。面色被酒劲逼出绯红

这是兄长们第一次饱食无忧的人生体验


读高中时,有来自小光山的同学,会吹叶子

我们一边跟他学吹树叶,一边羡慕他的羊皮褂

那时我认为,羊膻味是天下最好的味道

它代表温暖。而我,最终只能在故乡的风里瑟瑟

我无数次幻想着想要拥有一件厚实的羊皮褂

就无数次地念叨着小光山这个抽象的村名


当然,我走出了贫瘠的乡土

寒冷的记忆烟消云散,我于是忘了小光山

我把它忘在了旧家乡的岁月中

像忘却所有人世间来了又去的人和事

像忘却人生中一马跑过的不堪与窘迫


停落在果树枝头的鸟

●山茶蛋蛋


它随同春天一起到来

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白色的

嫩绿的叶

白色的花


它乘着一场风雨到来

我搭上一列大理到临沧的高铁

我们都找到了春天的出站口

它向我欢唱

听着,听着

我也想唱一曲


果树上长有尖利的刺

我还没来得及修剪

它就这样迫不及待站立上面

它身体的轻

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沉重


它若无其事地挺立在尖刺上面

它是累了吗

竟然顾不上锋利的刺刺穿身体

还是为了赶过来和我一起

守护春天


花椒大王(外一首)

●环建琼


世上香料那么多

你却唯独偏爱小小的花椒

做菜时小个头儿在油里翻滚带着香味从门缝里飘着

挠得心直痒

心里被椒味占满


再普通的菜也格外爽

若是不小心咬到

嘎嘣一声脆响

便麻倒一片牙齿

霎间花椒麻住口难开

一家人相视而笑

花椒便成了默契


豪爽的花椒在许多地方邂逅   

一小袋炸蘑菇丢进

椒盐是花椒面与盐的巧妙融合


花椒乐于与其它滋味搭配

不像椒盐这般寻常

出乎意料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曾在餐厅里见到过花椒奶茶

雪白奶油上几粒珠圆玉润的花椒

如一幅冬日踏雪图

看上一眼便挪不开目光

点一杯凑近鼻尖与椒麻邂逅


印象里独属于花椒的江湖

麻辣撞击的味蕾

深消解着浓烈的辛辣

一阵风卷残云过后

只剩下毫无心事的满足


在小光山的李洪泰

把小小花椒做成大产业

心 愿


把心嵌入云朵里

飘过千山万水

去看那没有尘埃的旖旎

氤氲的花丛

透过的芬芳

让风吹远

熏染一生一世


把心栓在盛开的花篱

掬几缕馨香

忘却尘世烦忧

淹没心上秋的愁

不再别离


看飘落离花椒的枝

看飘落离枝的花椒

是那么悲壮

无情的风雨

将落花椒化成了尘泥

期待着春的蓓蕾

芬芳弥漫

摇曳多姿

那是永远美丽的轮回


遇见一马平川

●云 梦


那年春天

在心四处飘摇时

遇见了你

我的一马平川


被你娇艳的花蕊

吸引了眼球

被你喷香的火腿

舒展了味蕾

被你独特的麻味

唤醒了心悸


在一马平川

肆意游荡

把心里的郁闷埋藏

让失意的苦涩放飞

只想好好拥抱你

我的一马平川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

是灵魂净化的山之巅

是心灵安静的避风港

远离城市

远离喧嚣

放空自己


治愈并找回自己

怎能不感谢

我的一马平川

今生遇见了你呀

便无法割舍

你的美

你的纯

只想在你的怀抱

一直徜徉


马花,马花

●璨 蓝


马花,诗和远方落脚的地方

马花,敢撕下云霞做彩衣的地方

马花,满眼都是花

马花,马花

诗人醉倒在了花椒酿里

迷失在风一样旋转的梯田里

马花里有桃花,马樱花,苹果花,花椒花

有花朵一样灵气的女子

有美味到令人想念的椒香

马花,马花,一马平川平地起的马花

马花,马花,种在梯田里的马花

马花,马花,桃花记里的桃花源

马花,马花

一日看三回,看不够的马花


回  归(外一首)

●盛 夏


还是那条羊肠小道

还是那一片又一片的林海

肥沃的土地上还是洋芋和玉米

最夺目的还是一丛丛

开满花的麻香麻香的花椒树


马花我的故土 空气清新

小道逼仄  这树那树

这花那花 无数次梦中思乡的情怯

让小岔河洗净风尘

听小光山欢快的山歌 调子甜醉了

轿子山 虎头山 牛角山

五顶山在歌的海洋里荡漾


胸中有无数美好的憧憬在升华

脑海里的蓝图更加清晰

欲望跟野心的碰撞

烈火以燎原之势燃遍每一寸故土

我要改变您我的母亲我的家乡

山涧铃响马帮来


2015年一声惊雷的巨响

那场及时春雨后

马花的天空飘荡起五彩祥云

瑞气穿梭时空  新时代马帮的接班人

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

回归故里


一个动心的人  肯定会动容

一个动容的人   肯定会感染一群人

头骡潇洒的铃铛声能发出与众不同的美

纵使有跋涉的艰辛  泥泞的不堪

悬崖峭壁的阻挡

花椒庄园上空依然飘出

火腿的鲜香  花椒的麻香  椒浆酒的淳香


告别了人背马驮

迎来发动机的轰鸣响彻山谷

水泥路唱起新歌翻山越岭而来

地标性的一马平川庄园

迎来送往  墨人骚客络绎不绝


咬定青山不放松 脚踏实地

加油干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

壮美画卷铺就小康大道

还看今朝  新一代马帮接班人


马花,马花

  ●老 骥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

一个名叫马花的小山村

让我在春风里陶醉

也许是小山村太秀美

也许是今年的春光格外明媚

在你诱人的眸子里

流淌着爱恋

让我一次次忘记了回归


我总在想

如果这个令人遐想的春天

没有你深情的呼唤

一声声激荡着我的胸膛

或许

我真的不会为你

在夜幕轻垂的晚上

驻足仰望

也更不会为你热泪盈眶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我只想

趁着

微风不燥时光正好

以思念为刀

将你熟悉的名字

一笔一划

镶刻在颤抖的心际


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外一首)

    刘志新


彝山深处 椒花烂漫

在有诗的地方遇见

就是这场春天约会的主题


这里的蜜蜂正忙

这里的天空正蓝

这里的山花正灿

这里的酒趣正酣

这里一马平川的椒园正闹

这里万亩小苹果的花信正长

这里中国诗歌的庄园正落户

这里中外散文诗基地的沃土正守望

阳光下的油绿绿、粉嘟嘟、白茫茫

一片又一片

映衬着远方的你

山野雨露中的你

油画印象中的你

你把古老的麻香种下

你赚足了一众骚人的眼球

诗人因你而歌唱

彝乡有你长翅膀


我走进你捧起你

与你逐浪花海共嗅馨香

与小蜜蜂逐浪花海共舞浪漫

细数你的花瓣

就知道彝山春天的到来

就知道一马平川人民的幸福安康

就知道根植于小光山的绿色梦想

就知道农文旅元素的跳跃与融合

马花,因你骄傲

马花,画里山乡


登高而望远

跋涉尔攀高

只为再次与你邂逅

只为昔日小光山

正散发出椒花的魅力


好一个一马平川小光山


依然是赤石故里的梦萦

早春二月

就有邀请如期而至

大美平川,相约天机注定

于是,我跟随诗友走进彝山吟哦而来


相看小光山遍山花海

倾听花飞细语,诗心滴翠

聆听古道山谷间回荡的马帮铃声

围坐地火塘边,潜心天籁

远山朦胧,是诗人的背影

笑语贴切,有文友之赤诚

千载时空,转头恰似一瞬

青山隐不去,流水带不走

依然是相约不忘的初心

便以乡风乡土,激扬文字

还是乡愁乡音,荡涤胸襟

于是一马平川如约而至

乡村振兴大手笔

管你文人墨客满腹诗书

还是熙熙攘攘凡俗游人


不论寻诗觅境,抑或追风时尚

打卡之间,十指连心一点

必须通用一样的赞美表情

于是文朋诗友如约而至

有诗人曰:哇噻,这里的风好麻耶

一如舌尖味蕾被椒浆激活

于是我才谴词造句

深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椒浆即是小光山的注脚

每一寸泥土都清晰可见

镌刻着父老乡亲奋斗的指纹


一马平川 绝岱天骄

是地名,是广告,更是深情

有诗人滇南野草、山野之人摇旗呐喊

有作家纳张元、郁东、安羽、阿鹏、橙子、义樽、水山留笔

有彝乡、阿昌兰尼、张月百灵鸟传唱天籁之音

相看那一抹剪影

书香气息格外动人

国粹京剧变脸、非遗唢呐、赶马调惊艳四座

理不尽的丝丝缕缕

却又分明有感悟如约而至

有光明辅就的四通八达

灿烂的,又何止当年马哥头

在云端苦寻的林盘小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脱颖而出,风物天地


相约平川,平川大美,昔日光山翠绿

水土浓缩的中国愿景

民族复兴天下

万世太平苍生


奋斗实现梦想

 杨雄武


一马平川是一种梦想

也是身居大山村民的诗意飞翔

乃人间大爱的赤子情怀

是一杯醇香浓郁的美酒

是游子心中说不清道不尽的乡愁



一个睿智的少年怀揣致富的梦想

冒着清晨冰冷的薄雾

迎着东方初升的旭日

行进在莽莽苍苍的山间小道上

伫立于寒风刺骨的松坪哨垭口

环顾起伏跌宕的崇山峻岭

眺望一望无际的原野

少年的思绪在寒风中独自凌乱


飞奔在省城姹紫嫣红的街道

历经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原

感受深圳日新月异的磅礴气势

驻足于改革开放的繁华花城

感受清风明月的美景

心中依然是

梨园虽好绝非久恋之乡


踏遍千山万水

绞尽脑汁奔走思索寻觅

打破惯性思维过滤筛选斟酌

汲取新时代最新理念

碧绿光亮的青花椒苗映入眼帘

荒坡披上碧绿的新装

漫山遍野飘荡着青花椒的清香


少年以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成就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伟大梦想

以青花椒之养分为基

于时光中发酵为琼浆玉液的椒浆酒

在新技能里孕育出香喷喷椒浆火腿

以科技萃取手段演化出青花椒的无穷魅力

繁衍出日化家族的新宠

便捷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沧海桑田

岁月如歌

歌唱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岁月如歌

歌咏父老乡亲追梦的激情

岁月如歌

歌颂中华大地乡村振兴之路

一马平川



桃 缘

●李江娇


一枝桃花

与映红了的脸颊相相辉印

以桃花为名春天拉开了序幕

尽情绽放独一份的美丽

桃花为你独有

桃花佳人


一树桃花

刚刚好让你的眼前一亮

以桃花为媒春天加快了脚步

繁花似锦就在眼前争艳

桃花树下桃花缘

桃花见桃花


一林桃花

刚刚好留下了你匆匆的脚步

以桃花为喻春天散下了满天的飞雪

唯美浪漫了你的前世今生

那些狠狠撕下的无数花瓣

洒满了去往春天的路口

花海做证

十里桃花为你开

三生三世等你来




一马平川庄园赞

●张树宏


小甑酒

沒使你一醉不醒

只是壮了你的胆识

香花椒

没使你麻木不仁

只是积淀了你的智慧

你延续了祖先的移山精神

以及靠山吃山要养山的理念

在峭壁陡坡

开辟一马平川

在穷乡僻壤

开创天外天

那就是

永久的绿水青山


写给麻王李洪泰(外一首)

●王艳钧


平川一马赶苍茫,

踏破时空闯四方。

今古锅头盘古路,

旧新帽角富彝疆。

椒仙舒袖鹃花舞,

骚客斗诗韵士狂。

敢在凡尘邀大雅,

者行山野做麻王。


写给麻王麻婆


洪荒迭老化春烟,

泰瑞风云创世源。

友在春山舒袖手,

玲于椒谷种诗篇。

马鞍无意凌峰顶,

花信有声漫壑边。

共绘宏图双比翼,

舞红彝寨一片天。


品椒浆火腿(外二首)

 (平水韵)

●周家林


遇见麻王当午时,

椒浆火腿味先知。

奢香一口三生念,

满腹春华流古诗。


题椒浆火腿

  (平水韵)


小小花椒居妙方,

非遗火腿出彝乡。

抖音淘宝多流量,

外卖评圈一点香。


依韵王艳钧先生

  (平水韵)


洪荒古地少人烟,

泰瑞开山奇志坚。

友约麻姑披绿韵,

玲教绣女采桑田。

马良神笔河图美,

花国庄园味极鲜。

共享椒浆逍客远,

舞歌诗会庆团圆。


题平川庄园绝句(其一)

●风一样的男子


平川纵马已无伦,

更喜乡村腊酒淳。

日啖椒浆三五两,

销魂最是马花村。


题平川庄园绝句(其二)


销魂最是马花村,

纵酒高歌古意存。

烂漫风花三月里,

椒香火腿配山珍。


题平川庄园绝句(其三)


椒香火腿配山珍,

案下松毛不染尘。

世外桃源图画趣,

彝家待客是真淳。


题平川庄园绝句(其四)


彝家待客是真淳,

纵酒欢歌话语亲。

不怨椒香诚醉我,

欣逢世外马花村。


题马花(外一章)

●王华良


金腿椒浆出彝山,

浪漫彝乡话大川。

醉馨诗仙飘八方,

助力致富缘故乡。

诗在彝山(散文诗)


远方有梦,诗在远方,诗和远方在哪里?

在梦乡,在彝乡大山、在云雾之滇、在一马平川;

在孕育炊烟的世界里,在山花烂漫的岁月里……

在那一马平川,沧桑之笔在播洒。雪雨浆洗着花魂,风霜蹉跎了岁月。

一道道青山,传承着精神的谱系;一汪汪绿水,承载着大地的胸襟。

生命于此蓬勃,创世的神话萦回于耳;火把于此点燃,粗犷的舞蹈跨越古今;彝寨于此定格,朴素的歌谣唤醒人间;诗情于此翻开,不老的古韵随心荡漾。

花开时节又逢君。论人间大爱、家国情怀,看春光明媚、雄鹰翱翔,树无际丰碑、绿色海洋。

此情在远方,此景看彝山。

诗在眼前,诗在一马平川。

椒花纷纷,百鸟嘤嘤,蓝图叠叠,高原曼曼……


偷得马花半日闲

●江静龙

1

清空心事。

换个大山去走走。于是,我到马花,专门探访一种青花椒一般的生活,是这个周末与三月早约定好的行程。

时光如水,幸福似墨,在山间漫溢。这一路,我卸下了所有的心灵之驮。好久没有与志同之人聊一聊了,这是此刻最大的幸福。

柏油、弹石、泥巴、水泥,宽的、窄的、弯的、直的……路面不断变换,弯弯绕绕地像一支画笔,临摹着山的形态。翻阅40余里坡,沐浴着满带花香让人过敏的阳光,看一路尘烟起起落落,极目葱翠的苍莽大山在往后移,风在彩带飘飞中翻翻滚滚,乡音乡情乡土浓郁地聚集,构成对马花远观的初印象。

青松满山。青花椒满山。清风满山。马花定是清凉之地。

中途。歇脚。在路边,摘了三个开合不一的松球,摇动得松花粉纷纷扬扬,松针受激而发怒,一根根直指苍天。这不,时光又有了松脂的黏性。

友人说,松花可以食用,松花粉可以做美食。窃叹之,这大山,太慷慨、太神奇。

2

世外椒园。

车一程脚一程的远。距离延伸着神秘,深山何能引人?在马花,不妨选一椒树为前景,看林林总总的樱花绽放在山野,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的花椒树,团团的叶子紧密地偎在绛紫色的枝条,眉眼含语、头足蕴情,正密谋着把山谷麻醉,它们要与山花、山风一起,将时光窖藏成52度的椒浆劲道,让山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抵达幸福的快车道,玩一把致富的极速漂移和弯道超车。

山民的幸福,要歌出来、舞出来。百灵鸟的阿妹,把彝调的音律拔高了八度,刺心挠肺霸道地穿透灵魂,让人魂不守舍。对和的阿哥,将情语的呢喃婉转成软鞭,抽在每一个在场人的心窝上。欢悦的山谷,打破太古的静谧。躁动的狂欢,诗意的岁月,在一曲曲歌舞中,被双脚跺得震山响。一切都很夸张,又很妥当,既独特另类,又包容大度。

纳张元老师说,企业的魂在文化,在创新。“麻王”李洪泰自言,胆大妄为,大有可为。正如青花椒的当下,已打破了仅可食用的疆域,突破了马花、平川的狭小地域,融入到广大乡村的日常,食也好,洗也好,药也好,甚至只是泡泡脚,亦足以麻翻生活的不易,祛走星夜的疲累,拓展振兴乡村的深度。

于是,这青花椒一般的时光,懒懒地撒在山间,注以科学的加持,染指生态的福利,青也好,麻也罢,生长着该有的品性,过着各自的生活。调动五官,我细腻地捕捉这些独特的体验。我坐在半山,醉了半天,放松了半天,幸福了半天。

3

一马平川。

踏踏的马蹄余音不止。老一辈古道赶马的苦难生活,被这大山牢记。印刻在山梁上的叹息,已被一茬茬吹散。如今,那些痛的往昔,难的过去,已成了记忆。

李庄主与夫人献唱的一首《我们好好爱》,我想这正是其心迹历程。爱山、爱水、爱人,爱这片生养他的大地。

成事不易,大山知晓。创业艰难,冷暖自知。大地不言,默默地望着游子闯荡的身影,接纳着回乡的脚步。累了,回来歇歇,养一养精力。败了,回来等等,长一长精神。成了,回来坐坐,拉一拉乡邻。山民走走停停、出出进进,大山是智者,给予力量、鼓舞前行,马花的大山更是其心底深处,那扯不断、离不了更舍不下的血脉乡愁。

经历坎坷荆棘后,高山大川后,起起落落后,风风雨雨后,一切苦难,都只如平常。再遇周折,也定是一马平川,遇难逢祥。李庄主的情怀、胸襟、气度、胆识,在一杯椒浆酒中得以挥发,在一腿椒浆肉中越来越浓。在愈益壮大的产业链条延展中,那些梦想的齿轮,一个紧咬着一个,让幸福的发动机力量充足,拉动发展的大车,变成了山间的美好现实。

是大山的滋养,马花出了李庄主这绝尘一骑,让平平无奇的青花椒,突出山乡围困,闯出大千世界,在整个椒行里,全面领跑提速,前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看得出来,李庄主是个有情怀的人。干事赋情的人,诗和幸福的远方,就在身边。

    4

绝岱天骄。

吾心归处即为家。青山青,绿水绿,小小花椒麻又香,密林深处是乡愁。这片千里彝山,总是让人惊喜异常。合心调、赶马调、过山调……在独唱、对唱、合唱中,唱得回声嘹亮。戏曲、茶艺、朗诵、独舞、打歌……在曲中、艺中、声中、乐中、舞中,表演得琳琅满目。一支唢呐,吹得侵魂摄魄。变脸绝艺,变得天花乱坠。小小杯壶,捣腾得精彩纷呈。

此时的大山,注定要被来自大山的热闹所搅扰。

好吧,难得的相聚,必定要尽兴。敞开喝一醉,让山风不要叫醒大家。放开舞一曲,让落日不要往下掉。一曲曲熟悉的调门,勾起了浓郁的思乡情。

我在舞台的前方端坐着,传染的欢乐,流淌的乡情,正是此行的收获。我以最响的掌声,擂响山野的大鼓,鼓声雷鸣,震撼山河。宾川这片大地,也生养了一个离乡十多年的我,回乡探访,碌碌无为的我,深觉惭愧无颜。

是夜,该回了。

至半山,俯瞰满城灯火,有一盏叫做家的灯,在村中明亮着。天边的月儿,呈弯钩状,高挂在猫猫山上,月下,一枚闪烁的孤星陪伴着,不离不弃。

这时,村口的大青树请鸟儿邮来父母的嘱托:孩子,无论在哪儿,尽心做事、好好做人,对社会有用,都是我们天大的骄傲!




本期作者/杨春山 杨秀萍 茶山青  陈开举 安羽 张橙子 山茶蛋蛋 环建琼 云梦 璨蓝 盛夏 老骥 刘志新 杨雄武 李江娇 张树宏 王艳钧 周家林 风一样的男子 王华良 江静龙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审稿/ 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