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五)
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作品选登(五)
2023年5月25日
本期作者:皋利民 董爱春 阿格博基 张树宏 杨燚鋆
一马平川的春天(组诗)
○皋利民
花椒染红了平川的天空
夏天如火
装扮着毓秀宾川
青山绿水旁
从茶马古道一路走来的热土平川
花椒穿着红袍
举起红红的旗帜
赤川耆笑弯了腰杆
孤独早就悄声匿迹
我不知道何时出现
一马平川的字样
是与茶马古道有关
还是与乡村振兴有关
杨氏宗祠查找不到
观音寺的梵音凡人诠释不了
只有爬上窄窄的石梯
站在天地间慢慢参禅
只有翻过松坪哨垭口
站在时光隧道悟道
体验生命的修行
平川人是勤劳的
一代又一代的耕作
人杰地灵文献汗牛充栋
平川人是幸福的
吮吸白云的柔情
漫山遍野结出硕果
丈量着绿水青山的斤两
“一马平川”“绝岱天骄”两大品牌
走出大山走出康庄大道
在宾川这个水果之乡
独树一帜
打上了富庶的惊叹号
古镇讲不完春天的故事
哼着调子采摘花椒的小阿妹
你的脸和花椒一样
庄周梦蝶
分不清那红红的花椒
红红的笑脸
谁才是走进你血液深处的阿哥
远方的朋友啊
别忘了平川之约
唱起歌跳起舞
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来到红色的农庄
在舌尖上体味人生
赶马调的余音
在滇西
蜀身毒道的赶马人
渡过金沙江
打上了宾川马帮的记号
叮叮当当铃声
或从赤石崖或从河谷飘来
演绎成为赶马人的《赶马调》
当年的赶马人苦
骡马也苦
翻过那座山趟过那条河
顺着坎坷的古道
人像机器
马脚僵硬的行走
五尺道就是快乐驿站
漫漫长夜望着天上的那轮残月
思念家乡
难怪赶马人的山调子那么凄凉
一次又一次发誓
走完这趟就功德圆满
家就是爱就是温暖的港湾
现代人的诗和远方
对于赶马人就是扯淡
一代又一代赶马人
驮去星星
驮来太阳
站在高楼林立的金牛雕塑旁
赶马调子在耳边缭绕
乡愁无边
爱上朱苦拉古树咖啡
太阳升起
神奇的金沙江腾云驾雾
我登上东方的阿拉比卡乐土
看到了炊烟深处朱苦拉
看到了咖啡林
史书上讲
产自六世纪的非洲咖啡
在这里安家落户
时空对话 故事重演
“若客来”的牧羊人
完成了这种果实的人间嫁接
渔泡江畔
邂逅了这深居大山“咖啡皇后”
天主教堂的古墙下
守望着朱苦拉的酸甜苦辣
感谢大自然 感谢苍天
勤劳的先民得到了
大自然的恩赐
原生态的复苏
爱上朱苦拉古树咖啡
在甜苦交融之间
我读懂了人生的无常
在浓郁的咖啡中
我寻找到爱情的真谛
●董爱春
打马而过的光阴里
“第一届一马平川诗歌节”
发出盛情的邀请
乡愁落下的瞬间
那一个以马樱花命名的村庄
又浮现在眼前
马花
一幅铺在大地上的天然画卷
天高云淡的天空
涌动的万壑松涛
灿烂的马樱花
开满鲜花的山谷
守候着千里延绵的彝山
盐马古道上斑驳的印痕
若隐若现的马啼声
骡马驮篮装馥郁
高山峡谷尽飘香
万千沟壑难阻挡
赶马人走夷方的传奇
隔着时空传来
仿佛就在昨天
小光山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中
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彝家青年
年少时因穷困潦倒远走他乡
寻找梦中的诗和远方
成功后又再次回到故乡
一个以一马平川命名的庄园
在乡村振兴中讲述着“青春的故事”
青花椒的传奇
仿佛一粒长了翅膀的种子
飞出小光山 走出马花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书写新的人间奇迹
一马平川的商标
享誉全球
青花椒
带富了乡亲们
当漫山遍野绿色的椒浪又开始翻滚
浓郁的椒香弥漫着整个马花
我那四邻八寨的乡亲们
在花椒的收获中笑逐颜开
燃起篝火
捧出椒浆酒 醉了夕阳
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
一群诗花流韵的诗人
走进一马平川——中国诗歌庄园
一个有诗的地方
以诗的名义聚集
讴歌马花人的乡村极品生活
人生
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
更应该有乡村的白月光
让马花成为一种向往吧
踏遍了外面的世界
散发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乡间小路
才是心灵的栖息地
这里
有你要的绿水青山 天然氧吧
恬淡、静谧、安逸
这里
每一个脚步都写满奋斗和拼搏
安居乐业、各美其美、康养心灵
这里
正在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令人神往的诗和远方
●阿格博基
慢慢腾腾地,夜晚仰望星空
用了很长时间打扮自己
精心挑选了将来的颜色
晨曦里,暮色中
一件件裹了古风衣襟的村庄
这是从未改造过的古镇
人们认定它是咖啡的温度
一片世间美好的云霞
宛若飞走的彩蝶
情侣,游客
在此缘起缘落,缘聚缘散,
到什么时候才能安然
午后的阳光,悄无声息
我在树下品尝古树茶
把对平川的记忆留在身边
让自己赤脚踏上千年的时光
连绵不绝的群山
一夜的春雨,每一滴雨滴都在草丛中跳跃
我闭着眼
正真见证了忧伤还是快乐
山顶的云朵,讲诉的故事
思贤如渴
亲切地拥抱、温柔地挥手
不招摇,不喧闹
远离尘世纷扰的小镇
每一个角落里都弥散着
时光的记忆
●张树宏
古寺檐荫百尺榕,
书声余韵伴香风。
拱石桥下长流水,
频向行人炫二中。
●杨燚鋆
癸卯三月,人间孟春,诗会举于一马平川庄园,题椒浆物产。岭抱峰环,谷险阿崇,松挺崖峭,树茂林深,秦桃荫盖,苹株欣容。溪鸣碎玉而不止,森奏锦瑟而时息。伫乎长坡荒坪,望乎重峦相叠。俯幽峡千丈,如临沉渊;仰峻巅万尺,破霄冲天。昊穹晴而蓝净,绵云舒而南飞。临朱漆之栏,凌于百川之上,畅然远目,泱漭无垠;坐赤顶之亭,置于画境之中,静心禅思,神魂一新。灼灼马缨,娇然碧中,秀风景,丽山颜,余留句曰:
“山野庄外马缨花,朝浴曦辉暮披霞。
艳艳芳容添春色,纷纷落红入农家。
道旁竹篱攀青豆,梢下绿棚吊翠瓜。
几番墨客吟陶醉,一壶椒酒忘天涯。”
山途盘桓,若乎游龙之迹;庄园隐约,似如仙祇之所。长舆短驾,载客带宾,堂庭满座,雅士文人。据高建台,彩旌招展,各显其能。玄衣长壶,英姿雄健,龙精虎魄,汉男之蹈;绣褂纹披,循乐起舞,奕奕欢摆,彝妇登场。喜怒一瞬,更容须臾,变脸之戏;妙律婉转,悠扬天籁,曲师之音。赋瑰词,作佳篇,诸公起兴,绪涌腾蛟,笔下惊鸿句,口中旷世章。抒应景之情,赞造物之奇;发由感之意,叹世事沧桑。盛编接踵,高制迭出,墨纸有尽,腹词难穷。
斟椒酒,清韵渗于六腑五脏;烹腊腿,醇息荡于诸峰众丘。甑中稻香米,釜里应季蔬。琼浆满倒杯盏,珍馐堆累碗碟,肉肥羹美,宴丰席盛,犒诗者,谢商家。闲观南山,共渊明适隐;醉挥狼毫,与太白高歌。醺乎山郊林野,忘乎烦事嫌人。登丘送落阳西下,踱径迎皓月东升。晚风拂而醒醉,归鸟啼而报时。七星北挂,猎户西悬,孤灯阑珊,旷野静宁,各还车驾,挥掌辞回。
蜀椒,微若砾石,生于嶕峣涧峪,植净壤沃土,饮甘霖冽泉。夏忍炎暑,冬耐凛霜,百砺千磨,曾无惧色。秋成嘉实,红袍青衫,入肴而添滋味,浸油而增香麻,伴村酒,覆彘腿。于是乎椒酒一盏,引八方客来;椒腿一碟,留四海宾驻。渺渺之躯,破困出嶂,开财道,富乡民,经贾之助,流进千家。
诗会尽矣,最悲别离,相逢少时,易散难聚。昙花蓄势一载,绽瓣片刻;蜉蝣化羽三秋,命只朝夕。春芳不久,良辰倏忽,得遇因缘,且行且惜。车驾一发,各向天涯,恨别在于此日,复会不知何时。虽有电书网信,岂及对面之谊;纵是山盟海誓,安保赴约如期?幸识诸君,钦慕而喜,承蒙善之,荣开眼见,一纸拙文,敬记其日。
本期作者/皋利民 董爱春 阿格博基 张树宏 杨燚鋆
图/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审稿/ 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