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鸡足山茶花记

 
鸡足山茶花记
 

      •蛮子•


在大理宾川,民间的春意是来得吉祥的,带着清新的山林气息,是大自然舒展的愉悦,翩翩而来,她就是宾川山林间的野茶花。

我爱大理山林间的野茶花,她是我童年春天的记忆。

小时,贫穷的农村没有更多对春天的表达,也没有更多对四季的欢庆。只是平平实实的日子,孩子们快乐地生长,长辈们坚韧地劳作。唯有年底腊末,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米花、米花糖、红薯干、鞭炮等等一应年货时,日子似乎突然间才有了人间烟火的腊香味。但我总要在腊月底,年前一两天,奶奶或母亲某一天把供桌上那空置一年的花瓶洗净,灌上清水,插上一大捧从山林间采回的,挂满花蕾的野山茶时,人世间的烟火在那一刻于我似乎才有了无限可能的色彩。

开始时,小小的野山茶缀满花蕾,着淡淡的胭脂红或粉红。浅浅的红,在绿绿的叶子间,若有若无似的。我喜欢那一份写意般的春机,像是希望,又像是寓意,氤氲着,泛泛的,但又来得真切,令人满心欢喜。我知道,春天切切实实地荡漾着了。

随后的两、三天,过年啦,欢天喜地,人们开始活络在年味的春节里,吃着、喝着,鞭炮响着。我看见供桌上花瓶里的野山茶花蕾陆陆续续绽开了。花瓣简单,颜色淡红淡白,花事淡雅清纯。每年我都这样看着春节的来去,春节也因如此写意的小小野山茶,而让平平实实的日子氤染了充满生机的春之色彩。

是的,春天是野山茶带来的。

她是如此吉祥。每年的春节我都会悄悄关注着山林。关注着鸡足山上的茶花、映山红和云南杜鹃。

在鸡足山,腊月始,便有梅花凌寒,青松傲雪。腊月底茶花和杜鹃便悄悄在山林里写意,是大自然最顶级的画师。虚云寺的古梅花事后,便是华严寺花团锦簇的两棵古茶花和一棵古玉兰名动四乡的花事。其实慧灯庵也有一棵艳若红霞的古山茶,只是山深寺远而知者鲜矣。

在鸡足山赏茶花,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随着山势的逐渐升高,山林里的茶花们也依次由下往上次第花开。先是山脚的开,随着春回大地,气温逐渐升高,花事也随着气温由下而上,这样鸡足山的花事便也得以延长,山林的春意便更有意味。大自然也充满着和谐的智慧。

今年的花事来得最好,正月十五前后,祝圣寺至华严寺稍上这一海拔段的寺院山茶,和山林中的野山茶竞相绽放。或是怒放、或是半开、或是饱蕾待放,那鲜绿的叶子,淡雅而意韵深远的花色与姿态,无不匠心独具地写意着鸡足山的寺院山林。我就爱她这一抹随心随意若有若无但却真切朴实的春意,有不垢不净的禅机。

我喜欢大自然这份淡雅宁静的闹春。一个人沿着山林中的小径随意游荡,像四野随春随意点染的野山茶花,走着,看着,一份超然随和的心境油然而生。

说起来,游圣徐霞客在鸡足山对茶花亦是多有赏玩记述,每每读之令人神会。那是1639年的春正月。

初四日有“轩中山茶盛开,余前已见之,至是折一枝”。初九日有“阁前山茶树小而花甚盛,为折两枝而出。”

折插山茶花在明末亦是时尚的吧。看来大理民间折插山茶的习俗亦是由来已久。

初五日有“宛转翠微间,天气清媚,茶花鲜娇,云关翠隙,无所不到。”鸡足山的野山茶点染山林之盛,似乎明时更胜今日吧。

有“五日之间,芳菲乃尔。睹春色之来天地,益感浮云之变古今也”;又有“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映之妙。崖之西畔,有绿苔上翳,若绚彩铺绒,翠色欲滴,此又化工之点染,非石非岚,另成幻相者也。崖旁山木合沓,琼枝瑶干,连幄成阴,杂花成彩。”。再有“兼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

是的,在安葬了静闻和尚后的这个正月,徐霞客在鸡足山的山茶花、梅花、桃花、杏花、兰花的启示下,开启了春意的心境,在随后的游记里我们才得以领略到滇西如画的江山。

其实,每一个春天,不只是大自然春意的新开始。也是每一个人心境焕发的新开篇。像山林中那年复一年的山茶花开。


图文/蛮 子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